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疣状胃炎又称隆起糜烂型胃炎、痘疹性胃炎,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将其归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伴发表现。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检出的128例疣状胃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治疗腹股沟复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疗效.[方法]对Lichtenstein法进行改进,术中分离或离断部分提睾肌,清楚显露内环,分别于腹膜外及精索后放置修整后网片,缩小内环.[结果]本组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是治疗复发疝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施行经脐单孔非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经脐单孔非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65min,平均35min。无脐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d。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脐单孔非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27^KIP1及p57^KIP2与大肠癌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及p57^KIP2蛋白在12例正常结肠组织、24例大肠息肉和4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用秩和检验计算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p27^KIP1及p57^KIP2蛋白在12例结肠正常组织、p27^KIP1在20例大肠息肉、p57KIP2在24例大肠息肉中均有阳性表达.在大肠癌DukesⅠ、Ⅱ期及Ⅲ、Ⅳ期中p27^KIP1、p57^KIP2阳性表达分别为18/21、15/21及19/27、6/27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27^KIP1、p57^KIP2的表达在大肠癌的良恶性鉴别中差异有显著性,p57^KIP2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胆管结石井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65例病人手术方法的分析,总结出不同病例最佳的手术方法。结果:5例病人行单纯“T”管,“U”管引流术,7例行胆总管成形术。30例行肝叶切除术。13例行胆肠内引流术。10例行胆管壁修补术。结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施行不同术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p57KIP2在肿瘤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7~(KIP2) 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 ,系KIP家族成员之一 ,通过其氨基酸端及羧基端分别与CDK和PCNA结合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其所在染色体区域为常见印记区。在某些胚胎性肿瘤中 ,表现为非抑癌基因特点 ;但在有些肿瘤组织中p57KIP2 蛋白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病理分型和预后有相关性。p57KIP2 可能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伤脾不同术式选择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湘潭市第二医院(411100)李国明唐杰荣张建文脾外伤后术式的选择是近年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传统的全脾切除术因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暴发性感染(OPSI)的危险性增加而受到质疑。作者等对1983~1992年共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65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均成功取尽结石.行腹腔镜下腹腔外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6例,平均手术时间65 min,平均住院时间5 d;行腹腔镜下腹腔内胆道镜取石术17例,平均手术时间96min,平均住院时间6.5 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结石最大直径约3 cm,无出血、胆漏、伤口感染、脂肪液化及心肺等并发症发生.对56例患者随访1~30个月,2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对各种保胆取石术式取长补短,尽最大可能既使手术安全、操作简单、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又尽可能保留了胆囊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入路Kugel法(64例)修补术和前入路Lichtenstein法(70例)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前入路单侧平均手术时间(57.80±5.32)min,平均住院天数(5.64±0.59)d,阴囊血肿1例,髂腹股沟神经痛5例,术区异物感10例,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4~36月,无复发,并发症发生率8.57%。64例后入路单侧手术时间(41.59±6.81)min,平均住院天数(4.83±0.72)d,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术区异物感和髂腹股沟神经痛病例,术后随访4~36月,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后入路Kugel法疝修补术较前入路Lichtenstein法疝修补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