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用于抗HBV的药物比较多,但疗效均不甚理想。笔者于2004年7月~2005年7月期间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总经销)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7月~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临床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其中轻度18例、中度34例、重度13例,病程1年~26年。将上述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2.
已有报道,T细胞的活化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结合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可能不是引起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持续感染的主要途径。但CHB轻度与重度患者肝功能长期不稳定,主要原因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中第二信号是关键,会直接导致细胞的活化和无能。共刺激分子CD28、CD152和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探讨,可能为临床的免疫调节药物的疗效评价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52水平,分析其表达状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B患者(n=40)和健康对照组(n=40)外周血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CD28和CD15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重度CHB患者CD4和CD8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CD8阳性T淋巴细胞CD152的表达却明显下降(P〈0.05)。结论 CD28和CD152在重度CHB患者中存在表达紊乱现象,可能是导致重度CHB患者病情复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基础磷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何清  周祖模 《医药导报》2006,25(7):669-670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基础磷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共治疗4周,随后改用复方甘草酸苷口服片,每次50mg,tid,连续进行8周。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共治疗4周,后予门冬氨酸钾铗片,po,每次2片,tid,治疗8周。两组均同时给予基础磷脂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qd,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5.56%。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BeAg、HBV-DNA一直未转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基础磷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感染的优势菌分布及其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以我院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诊断为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8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8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腹水中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占48.8%;其次是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胞菌素耐药性较低,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零.结论 对SBP应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并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换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48周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4周以上,但HBVDNA仍阳性的住院及门诊CHB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一组在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另一组则换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疗程均为48周。每1~3个月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HBV血清学标志物、HBVDNA、凝血酶原时间(PT)、肝脏的超声波或行CT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48周时两组的病毒学、血清学的应答率和耐药发生率,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基线HBVDNA介于3~5lg拷贝/mL的拉米夫定应答不佳者,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至48周后有86.8%(33/38)的患者HBVDNA转阴,而换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有69.2%(27/39)的患者转阴,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P〈0.05);基线HBVDNA〉5lg拷贝/mL的拉米夫定应答不佳者,加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72.7%(16/22),而换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患者只有52.4%(11/21),两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5)。拉米夫定应答不佳者经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后48周无一例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无耐药的发生;而换用恩替卡韦治疗组则有5例发生病毒学突破,3例检测到基因突变,其中2例为rtM204V、rtL180M和rtS202G变异,1例为rtM204V、rtL180M和rtT184A,所有发生基因突变的病例均为基线HBVDNA〉10。拷贝/mL者。结论拉米夫定应答不佳CHB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比换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更能抑制HBV复制,且可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单药或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此外分别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LAM组),阿德福韦酯10,mg/d(ADV组),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所有患者肝功能变化、HBV DNA、HBeAg阴转率以及Child-Pugh评分.结果 治疗48周,三组患者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Child-Pugh评分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0.40,P<0.05),3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治疗48周HBV DNA阴转率LAN组、ADV组和联合组分别为53.13%、43.75%、81.25%,联合组与LAM组及ADV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74、9.40,P<0.05).HBeAg阴转率LAM组、ADV组和联合组分别为15.79%、9.52%、40.91%,联合组明显高于单药组(x2=4.94、7.73,P<0.05).此外,LAM组中有2例患者在治疗第36、48周发生YMDD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或单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联合治疗能更快速有效地抑制HBV DNA的复制,且病毒变异少.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lamivudine, adefovir dipivoxil montherapy or combined therapy for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Methods 96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were ran 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then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lamivudine 100 mg/d(LAM group) , adefovir dipivoxil 10 mg/d(ADV group), lamivudine combined adefovir dipivoxil (combined group) for 48 weeks. The liver function, HBV DNA, HBeAg negative rate and Child-Pugh score were analysed. Results The ALT, ALB, TBil and Child-Pugh scores were improved after 48 weeks of treatment in 3 groups without death, and 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t = 2.21-20.40, P < 0.05). HBV DNA negative conseration rate in LAM group, ADV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after 48 weeks' treatment were 53.13%, 43.75%, 81.25% respectively, the rates in LAM group and ADV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in combined group (x2 = 5.74, 9.40, P< 0.05). HBeAg negative rate in LAM, ADV, combined groups were 15.79%, 9.52%, 40.91% respectively, and the rates in LAM group and ADV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in combined group (x2 = 4.94, 7.73,F< 0.05), 2 cases of YMDD mutation in LAM group were found. Conclusions Lamivudine and adefovir dipivoxil combined or mon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and Child-Pugh score for hepatitis B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combined beatment can suppress HBV DNA replication mor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and with less viral mutation.  相似文献   
8.
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林  周祖模 《安徽医药》2008,12(5):442-443
目的探讨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探索合理治疗。方法对48例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48例非老年人戊肝作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总胆红素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消化道症状重,持续时间长于非老年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长于非老年组(P〈0.05)。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了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老年组中有效率达78.4%(29/37)。结论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常急性起病,临床上急性黄疸型为主,淤胆型肝炎多见,肝功能损害较重,病程长、恢复缓慢,加用思美泰治疗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分子线性探针技术(MTBDRplus)对2个月末涂片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快速耐药检测及个体化治疗指导,并观察其预后.方法 选择基线及2个月末痰涂片仍为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予以传统直接观察(或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short course chemotherapy,DOTs)方案及分子药敏指导治疗,并比较预后.结果 在分子药敏指导治疗组中成功率,完全敏感的为74.4%,单耐异烟肼为87.5%,单耐利福平100.0%,耐多药结核75.0%;DOTs方案组中,成功率为单耐异烟肼25.0%,单耐利福平耐和耐多药结核均为0.0%.两组预后x2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MTBDRplus应用在2个月末涂阳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1119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与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何清  周祖模 《中国药业》2011,20(21):84-85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11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幼儿对手足口病各型病毒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占91.60%,以每年4月至7月相对高发,典型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常规予痰热清注射液抗病毒及对症综合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多在1周内治愈,死亡1例.结论 手足口病一般病情较轻、预后好,但需及时识别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征象;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