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炎性反应角度,研究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将36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12只和手术组24只。手术组小鼠采用颈总动脉外置管术(PCCP)加高脂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和中药组(C组),每组12只。于造模后12周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截取右颈总动脉; 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研究斑块、脂质池情况以及结构;油红(oil red)染色检测斑块中脂质情况; Masson染色检测斑块胶原纤维蛋白情况; TUNEL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显著升高(P0. 01),药物干预后,C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较B组小鼠均显著降低(P0. 01)。病理学分析发现,与B组相比,C组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面积、数量,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斑块内胶原纤维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斑块趋于稳定。结论: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芪丹通脉片能显著下调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小鼠机体炎性水平,通过减少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数量、面积,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胶原纤维蛋白含量而降低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又称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SDS)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多系统变性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是其最特征的临床特点[1].表现为直立位血压降低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昏、晕厥、视物模糊,全身无力,发音模糊及共济失调.卧位时血压正常,站位时血压下降3~5Kpa或更多[1].早期症状较轻时需直立相当长时间才出现症状,病情加重后不能连续站立1~2h,严重者立即出现晕厥,需长期卧床[1].本病起病隐袭,大多病程进展缓慢,临床少见,极易误诊.本科于1991~1992年诊治护理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TRAPS)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6家医院明确诊断为TRAPS的1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TRAPS患儿中男8例、女2例, 起病年龄2(1, 5)岁, 诊断年龄(8±4)岁, 起病至诊断时间3(1, 7)年。共检出7种TNFRSF1A基因变异, 其中父源5例、母源1例、新生变异4例。6例患儿有相关疾病家族史。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10例、皮疹4例、腹痛6例、关节受累6例、眶周水肿1例、肌痛4例。2例患儿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红细胞沉降率和(或)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0例。全部患儿均无自身抗体。治疗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者5例、免疫抑制剂7例、生物制剂7例。结论 TRAPS临床以反复发热伴关节、消化道、皮肤、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 炎症指标升高, 自身抗体多为阴性。治疗药物多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期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补充血容量、护肝、止血、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期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48例,占92.31%(48/52),无窒息、误吸发生;病死4例,占7.69%(4/52)平均住院时间(19.0±3.6)d;出院后随访发生再次出血4例,占7.69%(4/52).结论 分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我院自1997年应用内镜下食道胃静脉套扎术共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23岁,平均37岁。其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的中医外治方案治疗静止期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药浴组(A组)114例,拔罐疗法组(B组)117例,中药药浴加拔罐疗法组(C组)117例,综合组(D组)116例,4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为口服中药、外用双黄解毒乳膏,A组予中药药浴治疗;B组予拔罐疗法治疗;C组予中药药浴加拔罐疗法治疗;D组在中药药浴加拔罐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4组均观察4周,采用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C组、D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能改善红斑、鳞屑、浸润,PASI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组、B组、C组、D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拔罐疗法、中药药浴加拔罐疗法组在治疗静止期银屑病4周后疗效不亚于综合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环湖医院2008 -2012年收治的1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通过连续复查头颅CT,发现该组患者硬膜外血肿早期CT即表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颅骨锥孔血肿抽吸.结果 1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再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早期临床症状较轻且不特异,血肿量一旦增加,将严重威胁生命,故应密切观察CT变化,动态复查头颅CT;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早期常常即可呈液态,锥孔血肿抽吸是治疗这部分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性疾病之一,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有一定困难,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鼻息肉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是研究人类鼻息肉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回顾目前提出的鼻息肉动物模型,对其造模方法、评价标准及模型应用做一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