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优选紫铜消白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丹参素钠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结果最佳工艺为:丹参、紫草2味药材先以95%乙醇提取,浸泡时间为1.0 h,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 h。其他药材加醇提后药渣合并水提,浸泡时间为0.5 h,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10,8,6倍,提取时间分别2.5,2.0,1.5 h。结论该工艺对紫铜消白颗粒的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跌打促愈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管燕  周平兰  刘兵 《医药导报》2006,25(9):960-962
目的建立跌打促愈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跌打促愈片的主要成分丹参、当归、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素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鉴别出丹参、当归、三七;丹参素进样量在0.15~0.79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1.019(n=5)。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简便地对跌打促愈片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紫铜消白片是根据我院皮肤疮疡中心欧阳恒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精心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该药由丹参、紫河车等13味药组成,具有滋肝益肾,调和气血功效,治疗白癜风病及色素脱失斑等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对处方中的丹参、紫河车2味药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分析。1仪器及试剂药品UV—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生产。硅胶G:青海海洋化工集团公司出品。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紫铜消白片(批号961028):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提供。丹参对照药材: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紫河车对照药材:市售品。层析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建立复方芩柏颗粒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水(合0.05%磷酸和0.1%三乙胺)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6 nm.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分别在10.08~201.6 mg·L-1、4.08~81.6 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7.9%,RSD分别为1.11%、1.24%.结论 该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为复方芩柏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癜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西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现状进行了阐述 ,认为尽管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及方法诸多 ,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目前尚没有特效药 ,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02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湖南省各医疗单位呈报的 2 0 0 2年度的 30 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了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样性 ,常累及多器官多系统 ,其中以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的反应 ,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主要原因是由变态反应所致。结论 :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应引起极大地重视和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周平兰  张婷 《中国药师》2010,13(11):1672-1673
目的:建立测定哮喘贴敷散中桂皮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0nm。结果:桂皮醛在0.9292~37.1680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65%。结论:本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的炮制品萸黄连中吴茱萸碱的含量 ,以探索萸黄连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KromasilC18,以乙腈—水 (4 4 :5 6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90nm ,流速为 1.0mL·min-1。结果 :吴茱萸碱进样量线性范围为4 0~ 4 0 0ng ,r=0 .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 0 .5 % ,RSD =1.4 8% (n =5 )。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准确 ,可用于萸黄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考查浸泡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红花黄色素的吸光度值为指标,考查回流法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红花用水提取2次,加水量为14、12倍,浸泡时间为30min,提取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