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D9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检测CD90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慢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以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90表达阳性率在胃癌组织中为66.7%(64/96),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15.6%(15/96),在慢性胃炎组织中为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D90在胃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14,PT=0.02,PN=0.017,PM=0.045;另外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CD90高表达的患者均有更差的5年总生存率(P < 0.05)?结论:CD90可能与胃癌的侵袭与转移相关,有可能为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分子靶点,并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40、80、120μmol/L)对细胞分别进行干预24、48、72 h;MTT法检测不同时间Res对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分别检测Res对HCT-8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浓度为40、80、120μmol/L)在干预后24、48、72 h均可以明显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同种黏附能力增强,异种黏附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 120μmol/L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Res 120μmol/L作用HCT-8细胞48 h后,HCT-8细胞中上皮间质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控细胞EMT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受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前体细胞发育下调表达蛋白(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DD9在9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NEDD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6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12例,差异有显著性(χ2=65.35,P〈0.01);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与TNM分期及其中的pT、pN、pM有关(χ2=3.960-11.476,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EDD9高表达病人5年总生存率低于35%,NEDD9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5)。结论 NEDD9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NEDD9高表达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一个标记物,并为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腹膜转移肿瘤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往往伴有腹膜转移的现象,常会导致肠梗阻、恶性腹水、疼痛等并发症。腹膜转移肿瘤病人的预后往往很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腹膜转移肿瘤认识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热CO2气腹对COLO 205细胞株侵袭迁移能力及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方法 COLO 205细胞分别经热CO2气腹43℃作用3~4 h,体外迁移和侵袭实验评价其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标记,液相色谱分离蛋白质,质谱仪找出处理前后表达差异蛋白,同时利用蛋白质印迹和RT-PCR进行验证.结果 热气腹不仅对COLO 205细胞侵袭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并呈作用时间依赖性;而且对COLO 205细胞株MMP-2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与作用时间相关.结论 热CO2气腹能抑制COLO 205的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热CO2气腹抑制了细胞内的M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为依托,综述MMPs-1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介绍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s-1,MMPs-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MMPs-1通过降解I,II和III型胶原蛋白,进而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肿瘤相关生长因子分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耐受、调节肿瘤细胞间的相互黏附等以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MMPs-1在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阻断或延缓乳腺癌的进展,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AngⅡ对AT1R高表达胃癌细胞(MKN-28)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AT1R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不同浓度的AngⅡ(10-10~10-5mol/L)、AT1R阻滞剂(氯沙坦)以及Ang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阻滞剂(PD123319)作用于MKN-28细胞,以CCK-8法测定各处理组细胞的相对数目,计算增殖促进效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周期变化,计算各处理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AT1R在多数胃癌细胞株中表达,其中MKN-28细胞株表达量最高,AngⅡ可明显促进MKN-28细胞增殖以及G1期细胞向S、G2期转化,氯沙坦可明显抑制AngⅡ对MKN-28细胞的促增殖及促进G1期细胞向S、G2期转化的作用,PD123319无此作用。结论:AngⅡ通过AT1R明显促进MKN-28细胞增殖,促进G1期细胞向S、G2期转化。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气腹对胃肠肿瘤转移播散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机体免疫系统抑制小,其在恶性肿瘤根治中的应用,特别是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性手术的开展近年来也已较为普遍,是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由于腹腔镜手术后肿瘤细胞切口种植的报道[1-2],一些外科学者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曾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其安全性曾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MPRSS4基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直肠癌组织和正常肠上皮中TMPRSS4的表达,并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株中TMPRSS4的表达,通过RNAi方法下调结肠癌细胞SW480中TMPRSS4的表达后,进一步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迁移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运动及迁移能力的改变。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MPRSS4下调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结肠直肠癌高表达TMPRSS4;肠癌细胞株SW480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表达TMPRSS4。下调TMPRSS4能抑制SW480的增殖能力(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增加(P<0.05)。此外,下调TMPRSS4降低SW480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结论:在高表达细胞株中下调TMPRSS4有助于抑制肠癌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90拮抗剂17-烯丙胺基-17-脱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体外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增值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并分析热休克因子-1(HSF-1)对17-aag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17-aag作用于野生型SW1116细胞株24、48、72 h,应用CCK-8法测定各处理组细胞的活性,计算增值抑制效应,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比例。构建针对HSF-1的shRNA质粒,通过瞬转质粒及药物干预的不同将肿瘤细胞分为4组,即HSF-1(-)17-aag(-)组、HSF-1(-)17-aag(+)组、HSF-1(+)17-aag(-)组、HSF-1(+)17-aag(+)组。注:HSF-1(-)代表转染了含目的干扰片段质粒,HSF-1(+)代表转染了空载质粒,17-aag(-)代表未受17-aag干预,17-aag(+)代表受17-aag干预。每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后,通过FCM测定各组在处理后的细胞凋亡比例,比较各处理因素对结肠癌细胞株SW1116的杀伤作用。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中HSP90、HSP70、HSP27的表达量,评价细胞凋亡比例的高低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量是否有关。结果:17-aag对野生型SW111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诱导G2/M期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转染组细胞后,HSF-1(-)17-aag(-)组与HSF-1(+)17-aag(-)组间细胞凋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F-1(-)17-aag(+)组较HSF-1(+)17-aag(+)组细胞凋亡比例高,而细胞内HSP90、HSP70、HSP27表达量均较HSF-1(+)17-aag(+)组降低。结论:17-aag可诱导体外结肠癌SW1116细胞发生凋亡和周期阻滞。在干扰HSF-1表达后,17-aag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