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脑益嗪是—钙拮抗剂。本实验用颈动—静脉血流旁路术和改良的chandler氏体外血栓法研宄了脑益嗪的抗血栓作用。结果表明:脑益嗪对两种方法形成的血栓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本文提示脑益嗪除直接扩张血管外,尚有很强的抗血栓作用,其效价强度优于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56例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使用厦门新创试剂和上海科华试剂进行检测,如两种试剂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需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结果 56例初筛阳性血清标本,经两种试剂复检,均为阴性2例,均为阳性52例。厦门新创试剂与上海科华试剂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54例复检阳性标本经送上级确认实验室最终确认,阳性49例,阴性5例。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试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关,操作中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才能把HIV检测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脑益嗪对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报道脑益嗪对大鼠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及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经大鼠颈动脉顺行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造成脑血栓模型,测定伊文思兰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实质的量以反映脑血栓的严重程度。结果表明脑益嗪(67 mg/kg,灌胃)有抗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半体内实验表明脑益嗪(34 mg/kg,灌胃)可抑制兔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4.
基层药品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基层药品管理对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在基层医院的工作体会,谈一下基层药品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即“三证”、“四制”、“五统一”,卫生院与村卫生室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村卫生室成为乡卫生院的一个分支机构,所需药品一律从乡卫生院中心药库调拔,有效地防止了假劣药品的流入。但有些乡卫生院“五统一”管理流于形式,机构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态造血细胞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MDS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巨幼细胞性贫血(MA)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52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外周血指标及骨髓细胞形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72例MDS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病态造血细胞比较,红系病态造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粒系病态造血、巨核系病态造血、原幼细胞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发现,与MDS密切相关的病态造血细胞形态包括多核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环形核粒细胞、Pleger-Huet样畸形、小巨核细胞。结论 MDS患者一般会发生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病态造血,但两者的变化关系较为复杂,难以依靠单种指标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确诊。通过外周血指标联合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可发现特殊的病态造血现象,有助于提高MDS的诊断,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试验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的结果分析,提高实验室HIV抗体的检测水平。方法对42例初筛试验阳性的标本用原有试剂加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筛查试剂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报HIV抗体为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阳性一阴性,则报HIV抗体待复查,需送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 42例初筛阳性经2种试剂复检有5例均呈阴性反应,11例均呈阳性反应,26例为一阴性一阳性,送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确认阳性仅2例,有较高的假阳性率。结论 HIV抗体初筛阳性的影响因素是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临床检验中凝血真空采血管以及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对常规凝血4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0名健康者作为对象,对其实施常规凝血4项检测,分析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不同标本温度及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在采血管比较上,国产A管检测结果与美国进口BD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B管TT结果明显低于BD管,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上,在冰箱保存8h后的TT、APTT结果均明显高于即时检测结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结果比较上,冰箱和室温保存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的质量、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均会对凝血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对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5例(合并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单纯糖尿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Hcy、PagT、血压、体质量、身高等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影响因子。结果合并脑梗死组Hcy、Pag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和PagT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影响因素;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PagT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cy、PagT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可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Hcy、PagT水平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三解汤加发泡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以华  耿钧 《新中医》1999,31(8):40-41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三解汤加发泡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4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84例均符合1990年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防治方案中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平均385岁;病程6个月~...  相似文献   
10.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进行检测,探讨其在排除PTE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56例PTE患者和2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抗凝静脉血,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的CA-1500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血浆D-D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56例PTE初治组和治疗无效组D-D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缓解组血浆D-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血浆D-D含量的变化与PTE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显著相关性。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可作为排除PTE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