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前列腺小细胞癌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例确诊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有排尿困难症状,PSA均有升高,前列腺触诊有II°~III°增大,其中1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部肿瘤1470激光汽化切除术。术后病理均提示前列腺腺癌伴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患者行EP方案化疗,于确诊20个月后死于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行内分泌治疗,目前带瘤存活。结论:前列腺小细胞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确诊后平均生存期约7~10个月,目前仍无可靠治疗方案,现基本参照肺小细胞癌的治疗经验,仍以化疗为主,该病预后较差,治疗效果多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重建主动脉弓上左锁骨下动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确定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同时保留弓上分支血管血供的文献。研究条件需要符合:临床研究,研究纳入病人≥20例,全文可获得。回顾性分析技术成功率、内漏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临床结果。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356例病人,技术成功率98%(95%CI 97%~99%;P=0.76),平均随访时间为22.8个月,共25例病人出现术后支架内漏(Ⅰ型内漏16例,Ⅱ型内漏2例,Ⅲ型内漏7例),30 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95%CI 7%~14%;P=0.46)及4%(95%CI 1%~9%;P=0.01)。结论 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技术相关病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在治疗轻中度股浅静脉瓣膜返流中的疗效。方法 32例患者术前彩超均提示股浅静脉返流,下肢静脉逆行造影示Kistner分级为2~3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6例,A组行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浅静脉手术,B组行浅静脉手术,术后3个月、3年B超检测股浅静脉返流时间,观察患肢症状改善,有无复发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术前A、B两组的返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3年A、B两组的返流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3年复发率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B组。结论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在治疗轻中度股浅静脉瓣膜返流中疗效确切,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复发率,明显地改善了下肢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布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4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4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布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1024例患者中,行外科手术116例,行介入手术908例;行下腔静脉单纯球囊扩张术265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464例,行肝静脉开通术97例,行经右心房-股静脉联合破膜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52例,行肠-腔静脉分流术7例,行根治性矫正术20例,行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45例,行腔-肠-房联合转流术6例,行腔-肠-颈联合转流术9例,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30例,行肠-房转流术29例。术后获访902例,随访时间为1d-19年,平均13年。严格、灵活地应用各种术式治疗布加综合征为患者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布加综合征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其治疗应当根据不同的病因或病理类型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分型有助于我们制定安全、合理及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原始外观的“无痕”包皮环切术(一种改良的袖套式环切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包皮过长患者提供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无痕”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行常规包皮环切(一次性吻合器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主动咨询率术后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手术当天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3、7 d疼痛评分研究组弱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对照组显著长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水肿率、切口感染率及伤口裂开率对照组均高于研究组。术后30 d进行满意度调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保留原始外观的“无痕”包皮环切术,对于单纯包皮过长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分别复合七氟醚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30例);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30例)。记录2组患儿术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腹5 min(T2)、拔管后(T3)各时间段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等应激指标,术后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和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以及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瑞芬太尼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均小于丙泊酚组(P<0.05);与T0相比,2组患儿T2、T3的MAP、心率、SpO2均逐渐降低(P<0.05)。在相同阶段对比中,瑞芬太尼组T1、T2、T3的MAP、心率波动均小于丙泊酚组(P<0.05),SpO2高于丙泊酚组(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PAED评分低于丙泊酚组(P<0.05);苏醒6 h(t2)、苏醒12 h(t3)时刻较苏醒时(t0)时刻2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瑞芬太尼组t0~t3的FLACC评分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瑞芬太尼组总不良反应低于丙泊酚组(P<0.05)。 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股沟斜疝腹腔镜术中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优于丙泊酚组,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和躁动程度,减轻对患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