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目的:为了更完全地切除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方法:采用经过改良的Mickey额颞颞下窝入路。其改良主要是将额骨瓣连同其表面附着的颞肌以及游离后的眶颧骨块一并向下翻开,并将手术程序作了相应改变。结果:成功切除了13例肿瘤。术后3例恢复了轻工作,6例能自主生活,3例生活仍需别人照顾,1例复发未再次手术。结论:采用改良的额颞颞下窝入路对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暴露充分,切除广泛。Mickey入路改良的优点:颞肌血运的保留,有利于骨瓣与正常颅骨的早期融合。同时颞肌附着点的保留,有利于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2.
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19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报道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入路选择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28个月来收治的19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材料及治疗方法和结果。开颅手术13例,其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经蝶手术6例,其中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结果 手术后死亡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能有效治疗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白介素13受体(IL-13R)基因表达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对6例正常脑组织,50例人脑胶质瘤和2个脑瘤体外细胞系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3R。结果人脑胶质瘤组织IL-13RαmRNA总阳性表达率70%,正常脑组织中仅1例有极弱的表达;2例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均高表达。IL-13RαmRNA表达率和表达丰度与胶质瘤分级(前者rs=0.87,P〈0.01;后者rs=0.69,P〈0.01)、肿瘤增殖活性Ki-67LI(r=0.64,P〈0.01)呈正相关,即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IL-13RαmRNA表达率和表达水平越高。结论IL-13Rα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上升,与肿瘤的分级和肿瘤增殖活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某些肿瘤治疗效果及监测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纯胃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穿孔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单纯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发生几率,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胃穿孔患者接受单纯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Chiari畸形Ⅰ型手术治疗的显微解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Chiari畸形I型手术治疗的显微解剖基础。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共31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分析随访。结果术中发现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具有显微解剖异常,以此指导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充分深入了解Chiari畸形Ⅰ型的显微解剖基础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其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探讨. 结果 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29例,其中经颈后入路手术23例,经颈前和颈后联合入路手术6例.手术全切除肿瘤28例,次全切除肿瘤1例.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21例,神经功能与术前相同8例.术后随访36.5个月,肿瘤全切除病例无肿瘤复发,全部病例颈椎稳定性良好. 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全切除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和颈椎自身的稳定性,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Ⅰ型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行颅后窝减压、粘连松解、小脑扁桃体复位并硬脑膜扩大修补术,观察术后1个月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并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术后1个月内30例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复查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缘均不超过枕大孔边缘以下5mm.随访6个月至7年,所有病例症状、体征均较术前有改善,有5例的症状、体征复发但程度较术前轻.21例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中有15例脊髓空洞消退,有6例脊髓空洞无明显变化,有效率71.4%.手术后并发症轻微.结论 Chiari畸形Ⅰ型治疗有效的关键在于解除脑干受压并重建枕大孔区脑脊液循环通路,应用显微手术行枕大孔区充分减压、枕大孔区蛛网膜粘连充分松解及小脑扁桃体复位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四氮唑蓝(NBT)法检测SOD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NBT光照还原法检测SOD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水性条件下各种助溶剂的引入会改变甲月替最大吸收.使560nm波长不再适合NBT法对SOD的分光检测,从而找到了该法即使加入过量的SOD,也无法获得100%的对O2^·-抑制率的原因;对茶叶泡剂直接用NBT法检测SOD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茶液复杂的组成在NBT光照还原法体系中的反应表现,不仅有茶多酚对核黄素光照产生的O2^·-离子的抗氧化抑制作用。还掺和有其他明显的促氧化反应。因此不能直接进行SOD检测。  相似文献   
9.
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经枕大孔后缘入路包括枕髁远外侧入路、枕下后正中入路和枕下下外侧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枕大孔区脑膜瘤7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肿瘤最大直径为0.8~4.8cm,肿瘤瘤体位置位于脑干前方3例,侧方2例,后方2例。经枕髁远外侧入路2例,枕下后正中入路3例,枕下外侧入路2例,肿瘤手术全切除6例(Simpson Ⅰ级4例,Simpson Ⅱ级2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6例随访6~36个月,神经系统占位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经枕大孔后缘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脑膜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连头婴分离手术中有关静脉窦处理及重建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手术分离连头婴共用的矢状窦,窦汇,横窦及直窦,用转流管分别作右婴的矢状窦,直窦与颈内静脉转流术,以及应用人造血管移植进行重建,在手术中确保左婴有完整的矢状窦,窦汇及横窦。结果 左婴术后功能恢复正常,右婴术后22h死于肾衰竭,高钾血症。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静脉窦转流和重建是连头婴分离手术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