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阿尔采末病(AD)的病理机制,对肝素类药物神经保护机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阐明了肝素类药物可通过调节IP3受体介导的细胞内钙释放,影响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其毒性、调节tau蛋白的磷酸化状态,保护胆碱能神经元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从而延缓A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根据临床经验方研制小儿支气管炎颗粒,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煎煮法提取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减压浓缩,并控制温度和相对密度得到清膏;通过小样试验和冲剂试验确定辅料的比例,制粒后低温干燥、灭菌制得颗粒。通过薄层色谱法确定处方中主要成分麻黄及黄芩的鉴别方法。结果小儿支气管炎颗粒的性状、检查结果都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的有关规定,成分鉴别方法切实可行。结论得到了支气管炎颗粒的批量制备方法和确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藻酸双酯钠(PSS)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类肝素药物,具有抗凝血、降血脂、降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原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该药尚用于治疗其他许多疾病,现综述如下。 1 肾病综合症 PSS治疗20例用激素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琥宁肠溶微丸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0.1 mol/L的盐酸溶液和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炎琥宁测定波长,制备标准曲线,考察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通过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考察是否符合测定要求.结果:选择251 nm为炎琥宁的测定波长,炎琥宁在0.1 mol/L的盐酸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17和IL-18,并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均可降低血清IL-17和IL-18的表达,并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总不良反应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可以明显减少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IL-17和IL-18的表达,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国儿童基本药品的可及性现状,为提高我国儿童基本药品可及性,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5月26日至6月2日选取我国东部、中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17个省或直辖市的55家公立医院,以调查表的形式对42种儿童基本药品进行可及性调查。每个药品调查原研药和仿制药两个品种。研究内容包括可获得性、价格、可承受性。42种儿童基本药品在所有调查机构中可以得到的百分比,即为该药品的可获得性。价格研究采用中位价格比值(MPR),即某一种药品单位价格的中位数与国际参考价格的比值,并针对所有药物得出中位MPR。药品费用的可承受性研究,是将治疗某一标准疗程疾病所需的费用,折算成赚取全国日最低工资所花费的天数,计算治疗该常见疾病的可承受性。对可获得性、价格、可承受性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42种调查药品中,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平均可获得性分别为33%和32%。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中位MPR分别为5.43和1.55;既有原研药又有仿制药的19种药品价格比较,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中位MPR分别为7.73和2.04。针对4种常见儿童疾病(肺炎、消化性溃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难治性肾病)的5种基本药品进行可承受性研究,使用仿制药需要花费0.63(0.16~6.17)d全国日最低工资,使用原研药需要花费1.03(0.16~11.53)d全国日最低工资。结论在42种儿童基本药品中,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可获得性均较低。仿制药价格基本合理,可承受性较好;原研药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参考价,可承受性较差。需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基本药品可及性。  相似文献   
8.
小儿支气管炎颗粒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颗粒剂是临床使用的常见剂型,在儿科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它的特点是质量稳定,服药剂量准确,而且口感好,小儿易于接受,又便于携带和贮存,是最受小儿患者欢迎的剂型之一。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仅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小儿支气管炎就占到1/3~1/2。  相似文献   
9.
穿琥宁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燕  吴学新  李君 《中国药事》2003,17(7):453-454
穿琥宁是纯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是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 ,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 ,对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灭活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另外还有解热、镇痛、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 ,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的药物 ,常用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小儿秋季腹泻等。使用说明书中提到的不良反应仅是 :偶有皮疹 ,停药或应用抗过敏药 ,症状即可消失。但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也暴露出穿琥宁的其他一些不良反应 ,现将其临床报道归纳…  相似文献   
10.
我院305 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医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1年上报的305例ADR报告,按照报告类型,患儿年龄、性别、体重,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5例ADR报告中,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16±2.91)岁,平均体质量为(14.56±8.00)kg,男女比例为1.88∶1,0~3岁患儿占53.44%;新的和严重的ADR占16.39%;引发ADR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占75.30%;最主要的给药方式是静脉滴注,占95.08%;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与消化系统占80.24%;严重的ADR中46.67%发生在用药4 d后。结论为做好儿童ADR监测工作,医院必须增加必要的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强化科室内部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医师和护士上报ADR的积极性,改变医师的用药习惯,增强医师和护士对儿童心理及行为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