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回顾河北省眼科医院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以及门诊就诊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至2016年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患者管理系统登记的所有青睫综合征患者286例。方法 回顾河北省眼科医院该时间段门诊及住院管理系统中登记的青睫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发病年龄、男女比例、季节分布、就诊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 性别、初诊年龄、年患病率、发病季节、就诊频次。结果 近5年就诊的青睫综合征患者286例527人次 。男性166人(58.0%),女性120人(42.0%)。初次就诊的平均年龄(40.1±15.1)岁,其中20~60岁81.9%,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者分别占5.6%和12.6%。男性(39.5±15.6岁)和女性(41.0±14.3岁)的初次就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415)。5年累积发病率为16.9/10万,年发病率为3.40/10万。夏季的就诊频次高于其他季节(P=0.006)。5年的年就诊人数及人次无明显变化,72.1%的患者年平均就诊次数少于2次。结论 河北省眼科医院青睫综合征以男性居多,主要集中于20~60岁人群,夏季多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眼内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特点。方法 通过对 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眼内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检查以及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均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眼底检查显示10例为灰黄色,3例为暗红色,3例存在明显视网膜脱离、渗出,掩盖肿物存在;其中5例出现新生血管青光眼;16例B超显示均为实性,其中11例伴有局限性视网膜脱离;超声多普勒显示6例血流丰富,9例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1例未发现明确血流信号;眼眶 CT显示 10例有明确肿物存在,6例仅可见局部球壁增厚;其中11例行眼眶MRI检查,T1WI与T2WI均中等信号影。随访3个月~2年,患者均发现全身病灶,肺癌6例,消化系统肿瘤6例,乳腺癌3例,子宫内膜癌1例;9例因全身病变已死亡,7例随访在6个月以内,全身状况较差,其中3例已出现明显恶病质。结论 眼内转移性肿瘤为实性病变,完善的眼部检查,结合详细的病史以及全身检查十分必要,但不应只是关注眼内病变,而导致全身病灶的遗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苯丙氨酸对胚胎干细胞(ESC)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定向分化诱导效率的影响.方法 H1人ESC(hESC)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mTeSR培养基常规培养.细胞克隆过度融合后对照组以撤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10% knockout血清替代物的培养基诱导hESC自主分化至第7周.实验组从第3周开始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2 mmol/L苯丙氨酸培养至第7周.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类配对盒基因6(Pax6)、小眼球相关转录因子(MITF)、RPE65、酪氨酸酶(tyrosinase)、Wnt配体(Wnt3a)、淋巴样增强因子-1(Lef1)、转录因子7(Tcf7)基因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TF、RPE65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RPE65阳性细胞比例.Sprague Dawley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单眼内路法视网膜下腔注射,对照组注射2 μl 1倍磷酸盐缓冲液,治疗组注射2 μl纯化的hESC-RPE.治疗后6周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观察暗适应3.0 a-b波振幅.结果 诱导分化第7周,实验组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色素团块,明显多于对照组.色素化区域内可见多边形蜂窝状排列的单层细胞,胞质充满色素颗粒.RT-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Pax6、MITF、RPE65、tyrosinase(t=39.44、26.14、31.28、77.24)、Wnt3a、Lef1、Tcf7(t=46.11、27.69、17.42)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MITF、RPE65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FCM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RPE65阳性比例分为(18.91±1.76)%、(0.88±0.09)%;实验组RPE65阳性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G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暗适应3.0 a-b波振幅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3,P<0.01).结论 苯丙氨酸显著提高hESC向RPE定向诱导效率.hESC诱导来源的RPE细胞视网膜下移植能改善视网膜变性模型动物视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