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显著增多,剖宫产术式也有了明显改变,为适应手术,麻醉方法也有了相应的改变,既往常用的硬膜外麻醉已明显减少,用布比卡因腰麻相对增多。为探讨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我们对120例刮宫产患者进行重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而输血所致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常用注射地塞米松作为预防措施.我们在术中输血病人输血前预注异丙嗪,旨在观察异丙嗪对输血荨麻疹的预防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选择临床上无过敏史,术前未用过免疫抑制剂,ASA评级Ⅰ~Ⅱ级的术中输血病人1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异丙嗪组89例(男44例,女45例),年龄(43.29±15.26)a,输血量200~4 000ml,平均700.99ml;B组为地塞米松对照组101例(男46例,女55例),年龄(42.77±13.50)a,  相似文献   
3.
2002年南非麻醉科医师Miller在喉罩吸氧的基础之上,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喉罩:SLIPA喉罩(Streamlined Liner of the Pharynx Airway)[1].该喉罩可以提供良好的呼吸通道的密封性,可以被用于正压通气,和普通的喉罩通气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无充气囊[2].笔者就SLIPA喉罩在神经介入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作相关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吕雄英 《中国药业》2012,21(9):83-84
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用于颅脑手术全身麻醉催醒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进行全身麻醉下颅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静脉滴注催醒药物盐酸纳美芬0.2 μg/kg进行催醒,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监测催醒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催醒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纳美芬在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对患者催醒,10 min内催醒者有31例,在30 min内总催醒率为94.00%;对照组10 min内催醒者14例,30 min内总催醒率为62.00%.两组总催醒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的副作用均未作特殊处理,均在几分钟内自动消失.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安全地应用于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后催醒.  相似文献   
5.
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减轻食管、胸部疾病的患者手术后的痛苦,我科采用高强度阿片受体激动剂舒芬太尼针剂,应用于术后患者镇痛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和行单肺通气的管理水平,现将本院自2004年至2005年150例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术后早期拔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心内手术的开展使病人能在24小时出院,两周内回到工作岗位[1]。保证这种快通道技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围手术期麻醉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术后早拔管成为快通道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我院自1997年4月以来,在择期心脏手术病人中,进行选择性早期气管拔管,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择期心脏手术134例,男77例,女57例,年龄6~71岁。按病种和手术分为四组:1组为房、室缺修补58例;2组为瓣膜置换49例;3组为冠状动脉搭桥20例;4组7例,病种包括心脏粘液瘤2例、单心房矫治1例、法四根治4例(表1)。 麻醉方法 以咪唑安定0.2mg/kg、吗啡0.1mg/kg为术前药(小儿肌注氯胺酮4mg/kg)。诱导先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0.1mg/kg和芬太尼5~7μg/kg。病人入睡后辅以1%~3%异氟醚,随即气管插管,继以机控呼吸。维持:在体外转机前,0.5%~4%异氟醚吸入,手术切皮及体外转机前追加芬太尼1~2μg/kg;转机后采用0.5%~3%异氟醚持续吸入,根据肌松仪测定结果追加肌松药。  相似文献   
8.
SLIPA喉罩用于侧卧位手术患者应急气道管理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卧位手术患者椎管内阻滞、区域神经阻滞等麻醉下术中若需要改为全麻时,气管内插管较困难,而改用一般喉罩(LMA)通气时,因软性罩体于充气前不能保持在头部中轴线,从而使罩体充气后偏离声门,导致通气失败.  相似文献   
9.
应用SLIPA喉罩置入处理困难气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SLIPA喉罩在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困难气道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60例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Ⅲ级和Ⅳ级预测为困难气道的患者,分为气管插管(T组)和SUPA喉罩置入(S组).两组惠者分别进行常规诱导后气管插管或SLIPA喉罩置入,允许多次气管插管或喉罩放置,直至成功,期间记录操作次数,MAP、HR、SPO2、EtCO2以观察患者的应激情况.结果:T组建立成功气道通气的操作次数明显多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没有严重的缺氧发生,T组插管应激观察指标MAP、HR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插管后EtCO2也高于S组,在反复插管过程中有CO2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常见困难气道的发现和处理,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的困难气道进行反复气管插管尝试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高应激和CO2潴留,SLIPA喉罩的置入可以提高一次建立成功气道通气的几率.所以,SLIPA喉罩的置入可以优先于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本院于2000年2月起,采用垂直锁骨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至今共应用3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