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硬化Child分级与骨密度及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NM-300单光子骨密度仪对40例肝硬化患者和31例健康人群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其血清Ca、P、1,25(OH)2D3值,对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随肝硬化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骨密度、Ca、P、1,25(OH)2D3均降低,且骨密度与Ca、P、1,25(OH)2D3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骨密度、Ca、P、1,25(OH)2D3,对肝硬化病情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对促肝细胞生长素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肝进行临床研究发现,本法用量小,效果明显。现将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30例慢性乙肝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选择 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0以下8例,30~50岁20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37.5岁。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0年全国第六次肝病会议制定标准,均确诊为慢性乙肝病人,病程2.5~20年,ALT>500IU/L,TBil40~120μmol/L之间。  相似文献   
3.
HBV DNA定量测定对乙肝五项的评价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EIA测定法与定量PCR测定结果的关系。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筛选 2 0 0例乙肝五项全阴 ,10 0例抗 HBs阳性 ,6 0例抗 HBs阳性、抗 HBe阳性、抗 HBc阳性血清 ,同步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结果 乙肝五项全阴组阳性率为 4.5 % ,抗 HBs阳性、抗 HBe阳性、抗 HBc阳性组阳性率为 6 .7% ,抗 HBs阳性组阳性率为2 .0 %。结论 定量PCR测定灵敏度更高 ,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诱导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LPS的拮抗作用。方法HepG2细胞传代培养24 h,分三组。对照组加原培养液,LPS组加含LPS(20μg/ml)的培养液,干预组加含LPS(20μg/ml)、HGF(40 U/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6 h。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LPS组细胞凋亡率为98.65%±0.64%.干预组为35.97%±0.45%,两组相比,P<0.01。结论LPS可诱导肝细胞凋亡,HGF可抑制LPS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肥胖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其中,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小鼠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的方法和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哮喘模型。地塞米松治疗组每日给予地塞米松(0.5 mg/kg)饮水干预,辛伐他汀治疗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饮水干预,其余两组正常饮水。治疗4周后,计数存活小鼠,采外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肝功能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炎症细胞所占比例;肺病理切片观察小鼠气道炎症和结构变化。结果  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气道炎症评分、回抽收集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其中辛伐他汀治疗组上述指标较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总胆固醇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 =0.724,P =0.020)。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可以减轻肥胖哮喘的气道炎症,改善哮喘病情,这一作用与其降低血脂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联合集束化管理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1月开始将MDT联合集束化管理用于ICU MDROs感染的防控,并在实施1年后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2013年)、实施后(2014年)和持续改进后(2015年)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MDROs检出情况。结果实施前、实施后和持续改进后ICU患者中MDROs感染率分别为26.55%(154/580)、17.13%(117/683)、12.01%(77/641),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0,P0.001);ICU患者MDROs总检出率分别为64.44%(154/239)、63.59%(117/184)、43.26%(77/178),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84,P0.001)。ICU主要MDROs为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占44.54%)。结论 MDT联合集束化管理有助于降低ICU MDROs的感染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1,6-二磷酸果糖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6-二磷酸果糖临床应用进展的研究,揭示1,6-二磷酸果糖的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po2.7抗体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和37例健康人的 外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病人Apo2.7抗体原位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2.4±1.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为(12.1± 0.7)%,2种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t=1.43,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可替代流式细胞仪用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原发性肝癌病人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2E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原发性HCM患者治疗前停用一般治疗药物,然后给予通。t3络胶囊,每次3粒,饭后服用,每日3次,连服4周。用药前及用药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t3电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短轴收缩率(AFS)、心房充盈分数(AFF)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等容舒张时间(IRT)、慢充盈分数(SFF)均显著下降,二尖瓣前叶斜率、平均快速充盈速度(MRFV)、快充盈分数(RFF)及标准化快充盈(RFR/EDV)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用药后。t3率显著减慢(P〈0.05),但动脉收缩压(SBP)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原发性HCM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动能,对治疗原发性HCM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血清sFas-sFasL复合体ELISA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慢性重型乙肝病人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多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Fas-sFasL复合体.检测了健康献血员37例、41例无症状已肝病毒携带者、4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及42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sFas-sFasL复合体.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血清sFas-sFasL复合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较好地检测出血清中的sFas-sFasL复合体;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sFas-sFasL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