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输注脐血单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体外分离HCMNCs,术后24h颈内动脉输注数量为3×106/0.5ml的BrdU标记细胞;利用穿梭箱系统和ELISA法检测注射HCMNCs后2、4、8周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BDNF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术后2周模型组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4周时达到高峰(P<0.01),8周时则明显下降,与2周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后治疗组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4周时最高(P<0.01),8周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4周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VD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硝酸银检测氯化物含量的方法。方法:用150 ml三角烧瓶取代蒸发皿,用磁力搅拌取代玻棒手工搅拌,在磁力搅拌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结论: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干扰少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氯化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本土发生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11~12,我院共收治住院治疗观察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化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特点、抗病毒治疗后H1N1-RNA转阴时间均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果:52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所占比例为高。结论:H1N1-RNA的转阴时间与白细胞计数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向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11-3413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也是最复杂,最完善的运动之一,是人类独立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常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的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步态是行走时人体的姿势,涉及足、踝、膝、髋、臀、躯干、肩、颈的肌肉和关节的协同运动,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一。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的特殊分支,是对人体行走时的肢体和关节活动进行运动学观察和运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系列时间、几何、力学等参数值和曲线。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机制研究、临床诊断,也可以指导治疗和疗效评估及康复评估等[1]。  相似文献   
5.
向静  王昌铭  王景周 《重庆医学》2007,36(13):1246-1248,1250
目的 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后神经干细胞(NSCs)标志物mRNA的表达.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脐血单个核细胞,用体外贴壁生长的方法获得脐血间质干细胞(MSCs),观察培养过程中脐血MSCs形态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使用NGF和RA联合诱导后,用RT-PCR方法鉴定诱导前后NSCs标志物巢蛋白(nestin)及Musashi-1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脐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生长后大部分细胞呈梭形,诱导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细胞不表达CD34、CD11a、CD11b和强表达CD29,符合MSCs特征.诱导后,NSCs表面标志Nestin及Musashi-1表达明显增强,48h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弱.结论 脐血中存在间质干细胞,分离后可以体外扩增,诱导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NSCs表面标志.脐血能够成为NSCs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HCMNCs)颈内动脉输注能否透过血管性痴呆大鼠血脑屏障,以及在脑易损伤部位定居并存活情况.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术后6 h、24 h、3 d、7 d、2周5个治疗组,(n=6).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治疗组颈内动脉输注BrdU标记的HCMNCs(3×106/0.5 ml).采用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后4周 HCMNCs在脑内分布、存活情况.结果 HCMNCs广泛分布于脑组织,主要集中在海马和大脑皮质区,特别是血管周围;术后6 h组大鼠脑内HCMNCs为(3 598±311),24 h和3 d组最多(4 311±310),(4 426±399),7 d组(3 726±356)、2 周组(2 525±298)则呈进行性减少(P《0.05,P《0.01).注射后2、4周大鼠AAR比率,6 h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24 h、3 d组较6 h组显著增高(P《0.05),7 d组开始下降,显著低于3 d组(P《0.05);2周组更进一步下降,但仍比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透过VD大鼠血脑屏障向脑易损伤部位迁移聚集并存活,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但其透过血脑屏障具有特定的适宜时间窗.  相似文献   
7.
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验收、贮存、发放、使用、回收处理等各环节的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了解神经病学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效果,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通过对本科学员进行神经病学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配合教案检查,收集神经病学临床双语教学的各项指标和参数。说明双语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和人才培养综合化的客观要求。双语教学的诸多问题,亟待全面加以研究,探索出双语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同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创伤修复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利用贴壁生长的特性分离大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用Hpure提取伤口液刺激前后dMSCs和创伤前后大鼠皮肤组织中总RNA。PCR扩增已构建抑制消减杂交差异表达文库中485个克隆的插入片断,送北京博奥制作基因芯片。提取的RNA反转录后分别同芯片杂交,找出在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同时高表达的克隆。将这些克隆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离的大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呈纺锤形,在体外显示多向分化潜能。抽提伤口液刺激前后dMSCs和创伤前后大鼠皮肤组织中总RNA,反转录后和基因芯片杂交,发现可能同创伤愈合相关的13条基因,其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等可能在创伤愈合中有重要意义。结论抑制消减杂交和基因芯片结合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一种有效方法。伤口液刺激前后dMSCs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发现能为从基因水平探讨dMSCs参与创伤愈合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转归的临床因素。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1998~2003年收治的45例入院时有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治疗1a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45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完全或部分恢复22例(48.9%),加重或无变化者23例(51.1%)。加重或无变化病例中14例(31.1%)仍留有明显神经系统残疾,9例(20.0%)死亡。多因素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开始抗结核治疗时间与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转归密切相关(OR=1.843.P<0.05),其他变量(性别、年龄、肺结核病史、脑积水、脑梗死、脑脊液自细胞数、脑脊液蛋白含量、激素应用等)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患者发病后开始抗痨治疗时间是影响本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转归的重要因素.因此延误诊断和治疗仍是目前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神经系统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