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建立U87肿瘤细胞中阿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化疗药对肿瘤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及逆转耐药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U87细胞以1×106·mL-1密度与不同浓度阿霉素孵育24h为药物处理条件。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采用HPLC法测定细胞内外阿霉素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铵(40∶15∶45)(以0.1%冰醋酸调整pH至3.52);柱温35℃,流速1.4mL·min-1,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λex=495nm,λem=560nm,以盐酸柔红霉素为内标。结果:细胞内阿霉素在0.025~7.5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0.9999;细胞外阿霉素在0.1~1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0.9999。细胞内外液阿霉素的检测限均为0.005mg·L-1,细胞外液的定量限为0.1m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样品稳定性好。结论:采用HPLC荧光法测定U87细胞内外液中阿霉素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线形范围宽、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对培养的肿瘤细胞内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LC-MS/MS测定人血浆中乙酰左卡尼汀的浓度并用于氯乙酰左卡尼汀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0.5,1.0,1.5 g和多次给予0.5 g后,0~24 h采集血样。通过测定单次和多次给药后血浆中乙酰左卡尼汀的绝对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米屈肼为内标,经甲醇沉淀蛋白后进行LC-MS/MS分析。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监测,检测离子m/z 204.3→145.2(乙酰左卡尼汀),m/z 147.2→58.2(米屈肼);色谱柱为EC 250/4.6 NUCLEOSIL100-5CN,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85:15)。结果 乙酰左卡尼汀在20~3 000 μg·L-1内线性良好(r=0.999 1),最低定量限为20 μg·L-1。批内、批间精密度及基质效应RSD均<15%。单次给药3个剂量组(0.5,1.0,1.5 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t为(4 181.77±2 473.24)μg·h·L-1、(6 099.54±1 939.41)μg·h·L-1和(8 064.71±3 575.99)μg·h·L-1,Cmax为(611.42±270.76)μg·L-1,(830.92±233.19)μg·L-1和(1 004.67±414.95)μg·L-1,t1/2z为(4.50±2.93)h、(6.25±3.65)h和(5.76±3.94)h;多次给药后主要的药动学参数:AUC0-t为(13 728.82±6 493.04)μg·h·L-1,Cmax为(1 129.00±374.05)μg·L-1,t1/2z为(8.57±4.42)h。结论 本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人体内乙酰左卡尼汀药动学研究。单次和多次给予氯乙酰左卡尼汀片后药动学参数有明显差异,性别间无差异,健康受试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乙酰甲胺磷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方法,并应用于人中毒时乙酰甲胺磷的定量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提取人血浆中的乙酰甲胺磷,以甲醇-水(含0.1%醋酸铵)(95∶5)为流动相,甲胺磷为内标物进行定量,正离子化选择性反应监测(SRM)模式下测定。结果:在4 min内完成了乙酰甲胺磷的定量分析,乙酰甲胺磷在1.1~110 ng·mL-1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乙酰甲胺磷方法的日内和日间RSD<5.16%,平均回收率为96.6%~99.6%。结论:本法快速、准确、检测限低,适用于体内微量乙酰甲胺磷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戴青  陈勇川  夏培元  刘松青  向荣凤 《中国药房》2007,18(14):1081-1083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MPA)与霉酚酸葡糖苷酸(MPAG)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LunaC18,流动相为(20mmol·L-1磷酸二氢钾+40mmol·L-1四丁基溴化铵(pH5·5))-乙腈=73:27,流速为1·6mL·min-1,MPA与MPAG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检测,MPAG检测波长为250nm,MPA荧光检测波长为316nm(激发波长)、430nm(发射波长),柱温为38℃,其中血样加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10μL。结果:MPA、MPAG检测浓度分别在0·2~20(r=0·9993)、1~100(r=0·9999)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5、0·1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4%、100·22%;MPA日内、日间RSD均<6%,MPAG日内、日间RSD均<4%。结论:本方法快捷、简便、灵敏,可用于测定人血浆中MPA与MPAG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种阿奇霉素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19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阿奇霉素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500mg,服药后0~144h间隔取血,用液-质联用法测定阿奇霉素在血浆中的浓度,采用DAS2.0.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tmax分别为(2.658±0.914)、(2.816±1.193)h,Cmax分别为(248.579±89.395)、(236.737±62.668)ng·mL-1,AUC0~144分别为(3121.862±750.631)、(3006.864±784.840)ng.h.mL-1,AUC0~∞分别为(3446.478±834.751)、(3484.274±968.909)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26.7)%。结论: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芬太尼浓度及其代谢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荣凤  陈勇川  杨波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10,(37):3488-3490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芬太尼浓度的方法,并研究肝脏对芬太尼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氨基比林为内标,采用正己烷提取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为InertsilODS-3,流动相为甲醇-0.5%甲酸溶液(90∶10);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无肝期组(夹闭肝门),静脉注射芬太尼20μg·kg-1,考察给药后1、2、3、5、10、15、20、30、45、60、75、90min芬太尼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其药动学情况。结果:芬太尼、氨基比林与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分离良好;芬太尼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5~400n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90%~102.32%,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肝期组芬太尼浓度下降明显减慢,AUC0~(P<0.05)、t1、Cmax均增加。结论:肝脏是芬太尼的主要代谢器官,但也存在肝外代谢。t/2z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鼠体内芬太尼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3的浓度,用于大鼠体内人参皂苷Rg3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提取.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1 mm×50 mm,5μm),流动相:乙腈: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90:10);流速:0.4 mL/min;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监测.6只大鼠灌胃给予人参皂苷Rg3 20 mg/kg后按预定时间点眼眶采血.采用DAS 3.3.1软件统计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血浆中人参皂苷Rg3的线性范围为2 ~ 4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及基质效应RSD均小于15%,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为(821.659±170.125)ng·h/mL,AUC0-∞为(912.468±190.653)ng·h/mL,Cmax为(138.803±28.997) ng/mL,t1/2为(2.803±0.263)h.结论 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3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