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吉建 《河南中医》2006,26(3):50-5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以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结缔组织病,是以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2000年~2003年,笔者采用自拟顽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临床应用中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如药物本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配伍不当与相互作用,品种混用,炮制不当等。指出应充分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努力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吕艳艳  张虹  吉建 《安徽医药》2020,24(4):795-799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门诊老年病人镇痛药处方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门诊老年病人镇痛药处方作为对照组(活动前);选取 2018年 7—12月该院门诊老年病人镇痛药处方作为观察组(活动后),成立 CQI管理活动小组进行干预。比较分析活动前后的镇痛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老年病人镇痛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医务人员对镇痛药合理用药知识考核得分情况。结果活动后,门诊老年病人镇痛药处方不合格率由 2.97%降为 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病人镇痛药不良反应事件占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比例由 50.52%降为 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务人员对镇痛药合理用药知识考核得分由( 7.95±1.12)分提升到( 13.30±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持续改进门诊老年病人镇痛药处方可有效提高处方质量,促进镇痛药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在管理中成药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搜集2018年1-12月本院中成药专项点评不合理处方743份,采用帕累托图及鱼骨图进行分析,确定不合理用药的主要类型,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整改前(2018年1-6月)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为537张,整改后(2018年7-12月)为206张。帕累托图分析显示,不合理用药主要类型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5.33%)、适应证不适宜(15.26%)、禁忌证用药(14.71%)、联合用药不适宜(13.78%)、重复用药(10.43%)。整改后,处方不合格率由2.29%降至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帕累托图及鱼骨图分析法准确分析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可有效促进中成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中药房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降低中药饮片用药错误,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对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用药错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用药错误率,并评估实施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用药错误率由活动前的2.85%降至0.92%,目标达成率122.16%,进步率为67.83%。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的降低中药饮片用药错误率,促进了药物安全、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1998~2004年,笔者用中药内外兼治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肿胀1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58例中,男112例,女46例;年龄16~49岁,平均35岁。坠跌伤76例,挤压伤32例,扭挫伤50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病程1天15例,1~3天83例,3~5天46例,5~7天14例。合并闭合性骨折者31例  相似文献   
7.
颈深部间歇感染厌氧菌分离鉴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1998-2007年收治的60例颈部间歇感染及头颈部手术后伤口感染者开展厌氧菌培养鉴定,并对被分离的厌氧菌进行临床意义分析。方法对60例颈深部间歇感染的患者标本做细菌涂片、普通培养及厌氧菌培养。结果细菌涂片均阳性,普通培养阳性12例,厌氧菌培养阳性42例(44株)。结论普通细菌培养和厌氧菌培养同时送检可大大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由于患者在做细菌培养试验前已用了大量抗生素或采样不当、送检不及时、接种量不足等原因而导致厌氧菌培养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桃仁膝康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建  张云芳 《河南中医》2006,26(6):79-79
2000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运用桃仁膝康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2组,左氧氟沙星组为30例,0.2~0.4g静脉滴注,qd或bi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为30例,3.0~6.0g静脉静滴注,qd或bid,疗程均为7~14d.结果 左氧氟沙星有效率为93.3%,细菌清除率为93.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有效率为90.0%,细菌清除率为92.9%.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铜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均为治疗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常见过敏原分布特征,为防治过敏性结膜炎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5~2020年在本院眼科就诊的797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检测过敏原,总IgE阳性或常见过敏原阳性视为总阳性,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在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结果男性患者总阳性率、总IgE阳性率和常见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女性患者,总阳性率和总IgE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的总阳性率、总IgE阳性率和常见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全年,总阳性率和常见过敏原阳性率在四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粉尘螨/屋尘螨有显著差异,以秋季65.31%(96/147)最高,春季45.98%(40/87)最低,夏秋季与春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检测有利于了解上海地区常见过敏原分布,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诊疗及预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