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2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它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正由于此病患者人数不少,而且治疗困难,所以很多江湖游医宣称研制出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特效疗法,误导患者,使患者在忍受病痛的同时,还遭受欺骗。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蔓延迅速,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理想的冶疗药物和有效的预防疫苗。全世界到1997年已有3060万人感染此病,艾滋病的死亡人数已达1170万。目前,全世界每天有1.6万人感染艾滋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到1996年6月巳报告HIV感染10676人,专家估计实际感染人数为10-30万人。艾滋病在我国经历了传入期,播散期.现巳进人快速增长期,流行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3.
HLA-DRB1、DQB1基因与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HL A- DRB1、DQB1位点基因在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对 6 1例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 5 7名正常对照进行了 HL A- 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 ,并分析了 DRB1、DQB1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V组 DR4、DRB1* 14 (* 14 0 1、* 14 0 4、* 14 0 5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分别 <0 .0 5及P<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PV组 DQB1* 0 5 0 3、DQB1* 0 30 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均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对 DR4阳性样本的组内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发现 ,PV组中 DRB1* 0 4 0 3、DRB1* 0 4 0 6频率显著增高(Pc<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V患者组单倍型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频率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可能是汉族人 PV推测的易感单倍型。  相似文献   
4.
皮肤最外层的表皮是由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表皮细胞所构成.脂质是皮肤渗透性的重要决定因素,表皮的脂质部分约占其总重量的5%左右.在有病变的皮肤中,如伴性遗传的鱼鳞病、Refsun氏病和中性脂肪代谢性疾病中,分化过程发生改变导致表皮上层变薄或变厚.这种"不正常"的表皮上层脂质含量也不正常,并且伴有细胞间粘附性的改变.由于细胞的胆固醇含量似乎在表皮细胞间的粘附性中起重要作用,并决定了表皮细胞的渗透性,作者用~(14)C放射标记的醋酸盐和锌酸盐掺入到胆固醇中的  相似文献   
5.
6.
这是一场和夏季皮肤病的"战争".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要我们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又有专家"军师"支招,自然能够在这场战斗中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7.
8.
泌尿生殖系标本的沙眼衣原体的免疫荧光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显著增加。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可以由质粒介导(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染色体介导(CMRNG),一些PPNG菌株也表现出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性,因此,有必要评价淋球菌对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44例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的皮肤肉芽肿组织用胶原酶进行消化后制成单个细胞悬液,并研究了这些浸润细胞的性状。由结核样型和瘤型肉芽肿制备的单个细胞悬液中,含有淋巴细胞和“大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结核样型肉芽肿中淋巴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瘤型肉芽肿,两型肉芽肿中的“大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颗粒状;结核样型肉芽肿中有58%的淋巴细胞能和羊红细胞形成E-花环,而瘤型肉芽肿中仅含少许(1.2%)能形成E-花环的淋巴细胞两型肉芽肿中的“大细胞”都不形成EAC-花环;结核样型损害中的大部分(60.4%)淋巴细胞存在脂酶,在胞浆中表现为点状物;在结核样型肉芽肿中约有43%的“大细胞”是不粘附于塑料表面的,而瘤型肉芽肿中却有较多的粘附性“大细胞”;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