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背景 2型糖尿病(T2DM)是多种肿瘤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关于T2DM与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探讨T2DM对Ⅳ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5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Ⅳ期肺癌合并T2DM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Ⅳ期肺癌不合并T2DM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一线含铂类双药联合方案化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01-3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记录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Ⅳ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男性比例、有吸烟史及其他慢性疾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患者PFS为13〔95%CI(9,17)〕个月,观察组为8〔95%CI(6,9)〕个月;两组患者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其他慢性疾病史、病理类型、T2DM不是Ⅳ期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0.05)。(3)对照组患者OS为36〔95%CI(28,43)〕个月,长于观察组的18〔95%CI(15,22)〕个月(P0.01)。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他慢性疾病史〔HR=1.756,95%CI(1.080,2.856)〕、T2DM〔HR=2.311,95%CI(1.631,3.302)〕是Ⅳ期肺癌化疗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是一线含铂类双药联合方案化疗的Ⅳ期肺癌患者OS的影响因素,但T2DM并非此类患者PFS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杨浦区的居民双向转诊现况,为杨浦区家庭医生如何更好开展区域性双向转诊提供对策.方法:分别采用抽签法和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杨浦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9名家庭医生和211位签约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签约患者对双向转诊知晓率较高,且具有详细了解双向转诊政策的意愿,多数被调查者身体不适会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家庭医生工作站,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支持双向转诊,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主动提出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或后续治疗.限制双向转诊的主要因素为接受渠道不够通畅、缺少良好转诊反馈、缺乏具体统一的转诊标准等.结论:杨浦区患者对双向转诊支持率和依从率都较高,但在目前的具体实施中尚存在许多瓶颈,制定考核指标体系,体现转诊通道的优越性,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有助于渠道通畅、手续简便、反馈性好的双向转诊模式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情况, 夯实全科医生队伍及人才建设, 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能力, 提高全科医疗服务。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小组对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包括全科临床思维、SOAP病史书写、常规技能操作、心电图读图诊断、X线诊断、常见慢性病管理能力, 研究全科医生配置、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及全科科研能力等情况。  结果  3年内全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配置分别为3.34名、3.36名和3.32名; 其中, 中级以上职称占全科医生比例分别为83.12%、88.70%、93.21%;心电图读图诊断能力从5.60分上升至7.67分(标准分为10分); 慢性病管理能力考核得分分别为9.71分、9.90分、10.25分(标准分为15分); 全科科研能力方面, 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市级课题15项、区级课题21项、院校级课题11项, 护理区级课题2项, 康复市级、区级课题各2项, 公共卫生区级课题1项, 其中有2家社区3年内无课题立项。全区每年论文发表数量为50篇左右, 核心期刊比例不足30%。  结论  全科医生数量相对不足, 临床能力、全科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需要进一步努力完善和落实各项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 积极探索优秀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提高全科医疗水平及科研能力, 担负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全科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最终将走向社区卫生服务岗位,社区实践基地的建立、健全与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政府加强社区实践基地的经费投入、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丰富和完善考核方式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背景 以社区为依托开展慢性病管理,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社区慢性病管理主要以门诊为主,但全科医生门诊仍以开药为主,缺少健康咨询、患者随访等服务,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对于糖尿病等常见的慢性病病种,社区缺少相关人群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医生操作行为规范。目的 构建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管理融入社区医务人员现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2017年7-9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实践总结,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服务内容进行盘点;通过头脑风暴,对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结果 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的服务内容有健康档案管理、普通门诊诊查、转诊、药物治疗、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血糖监测指导、随访、健康教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服务。服务流程以门诊为核心,在居民就诊挂号后增加糖尿病风险识别、健康档案建立流程,其他流程与现有门诊流程一致。结论 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的有序运行,需要以健康档案的建立、共享为前提,以任务的合理分工为基础,且注意与其现有的工作少有冲突。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我院以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为范本(以下为实施细则),规范我院抗菌物的应用,使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老年人的病情复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指导原则不相符合的现象。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我们对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出院的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 现阶段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陆续制定了诸如高危人群筛查率、血糖控制率等指标对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进行管理,但却未基于糖尿病的发展阶段对高危人群、前期患者、患者分级进行管理。目的 构建适用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社区糖尿病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社区糖尿病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 采取文献回顾初步设计出一套社区糖尿病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体表特征、生活行为、生化指标和健康干预4类指标,其中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2个。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4-6月,邀请糖尿病防治领域专家对各指标在社区糖尿病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对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筛选。结果 共发放咨询问卷22份,全部回收,回收率为100%。咨询专家平均年龄(39.1±5.2)岁,平均工作年限(15.7±6.7)年,专业领域平均工作年限(13.7±5.9)年。经专家咨询,最终构建的社区糖尿病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质控指标体系包括4个指标分类,13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质控指标体系包括4个指标分类,14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糖尿病患者管理质控指标体系包括4个指标分类,15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在体表特征、生活方式、生化指标上的糖尿病管理质控评价指标都基本一致,只在健康干预类指标出现较大差异: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中,健康干预类指标仅包括建档、双向转诊、随访、血糖知晓和糖尿病知识;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中,健康干预类指标相较于高危人群少了血糖知晓,多了血糖监测率、(口服药)用药指导;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健康干预类指标相较于前期患者多了胰岛素注射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结论 不同疾病发展阶段的社区糖尿病管理质控评价指标体系应有所区别,可为保障社区糖尿病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