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观察A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B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溃平汤剂,比较三组患者的HP根除率、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及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HP根除率91.7%、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组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回访中,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的复发率8.3%、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同时给予抗HP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溃疡愈合速度,而且有效预防溃疡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残胃内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180例残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残胃病变包括良性病变:残胃及吻合口炎130例、残胃及吻合口溃疡32例;92例BillrothⅡ式残胃及吻合口炎80例、残胃及吻合口溃疡22例、残胃癌10例均高于88例BillrothⅠ式的50例、40例、2例(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胃病变多。应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在胃切除后定期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4例进行研究,采集感染患者标本,常规培养24 h,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分析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6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62例,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0株,以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住院时间长、出血量大、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和侵入性操作次数多均会提升细菌感染的风险。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根据住院时间、出血量等影响因素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叶应春  陈伟芬 《河北医药》2012,34(12):1797-1799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A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B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C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临床降压疗效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与B、C 2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明显改善(P<0.05).A组血脂水平显著改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而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总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于1年后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在总治愈率及远期疗效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中,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及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常规透析组及联合透析组,另选取暂不需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一般治疗组,均行微炎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测定,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常规透析组及联合透析组CRP ( mg/L:13.78±4.68/9.67±3.22 vs 15.57±3.48)、IL-6(ng/L:27.65±3.45/13.41±7.65 vs 29.56±5.37)、Ch (mmol/L)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SCr(μmol/L:313.76±51.23/316.45±65.24 vs 310.01±76.21)、Hb(g/L:93.34±14.87/110.23±15.78 vs 87.45±12.68)、Alb(g/L:28.78±5.34/38.73±7.54 vs 23.54±4.32)、BUN(mmol/L:12.35±4.45/13.12±5.84 vs 10.56±3.24)显著高于一般治疗组(P <0.05);与常规透析组比较,联合透析组CRP、IL-6、Ch下降幅度及SCr、Hb、Alb、BUN水平上升幅度更高(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往往伴有微炎症情况,营养状态的相关性,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主要方法,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8-71岁,平均55.3岁。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立刻建立双静脉通路,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和尿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纠正其心肺功能和脱水程度,并改善其电解质紊乱,给予小剂量胰岛素。结果30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和后期康复,29例尿酮转阴,血糖降至正常顺利出院。1例老年患者由于合并COPD,抢救无效,死于尿酮消失。抢救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临床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例数较多,其需要给予有效的救治,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叶应春 《中外医疗》2011,30(18):10-11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止血时间及止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