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腋窝可疑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洗脱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为诊断淋巴结是否为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8例乳腺癌初发患者腋窝可疑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的FNA洗脱液标本242份及配对血清标本128份。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浓度。结合组织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转移组和阴性组FNA洗脱液标志物浓度的差异。分析洗脱液和比值法3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癌转移的性能,并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进行比较。结果 242份淋巴结标本中,70份为阴性,172份提示转移。转移淋巴结洗脱液中CEA、CA153和CYFRA 21-1检测浓度均显著高于阴性淋巴结(P0.001)。US-FNAC诊断的敏感性为83.7%,准确性为88.4%、特异性为100.0%。洗脱液中检测CEA、CA153和CYFRA21-1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50.1%、44.8%和95.3%,特异性分别为92.9%、91.4%和92.9%,准确性分别为62.8、58.3%和94.6%。比值法检测CEA、CA153和CYFRA21-1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7.7%、40.1%和94.2%,准确性分别为62.8%、57.4%和95.9%,特异性均为100.0%。US-FNAC联合比值法CYFRA21-1检测乳腺癌能将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到97.1%,准确性提高到97.9%。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可疑淋巴结的诊断中,CYFRA21-1检测在洗脱液和比值法中的表现均优于CEA或CA153。US-FNAC联合比值法CYFRA21-1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且保持特异性仍为10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临床耐氟康唑白念珠菌14-α脱甲基酶的K143Q氨基酸置换与氟康唑耐药形成的关系。方法运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构建ERG11基因A427C突变型重组质粒,并利用酶切、连接构建YES2/CT酵母表达质粒。通过构建成的表达质粒在酿酒酵母中的异源性表达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表型的检测,分析其致K143Q氨基酸置换与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产生耐药的关系。结果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表型检测显示,含氨基酸置换的表达质粒转染于酿酒酵母INVSc1后,氟康唑最低抑菌浓度(MIC)增加16倍。结论 K143Q可增强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合成2-咪唑基-戊-1,4-二烯-3-酮类衍生物,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方法以不同取代的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Aldol缩合、溴代、亲核取代和Knoevenagel缩合四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合成了3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MS谱测定。结论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做进一步改造和修饰。  相似文献   
4.
牙周炎导致的牙周组织破坏是牙周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牙周微生物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始动因子,但补体系统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同时产生免疫炎症反应,在牙周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了解补体系统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能深入理解牙周炎的发病机制,而且能为进一步以补体系统为靶点进行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现从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的激活途径及补体的生理和病理作用,补体系统的多种成分(补体C3和C5a等)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补体参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临床和组织学证据以及通过阻断补体的作用来治疗牙周炎的可行性,补体临床应用存在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综述补体与牙周炎的关系,以便系统深入地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方向,为牙周炎防治提供合理规范的新方案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疗养舒适护理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疗养舒适的护理管理 ,为疗养员创建舒适的休养环境。方法 :运用人本原理 ,规范护理行为 ,营造温馨氛围。结果 :疗养员在环境、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舒适体验中达到了身心和谐统一 ,获得了满意的疗养效果。结论 :科学的人本管理和创新管理是舒适护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在体外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破骨细胞表面受体Epor结合发挥作用的机理。方法 EPO作用于Epor受体沉默的经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变化。Real-time PCR检测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Epor、Nfatc1、Mmp9、EphrinB2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天后,Epor沉默组的Nfatc1、EphrinB2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Ctsk Mmp9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EPO通过与破骨细胞表面受体Epor结合,引发破骨细胞内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进而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铂(carboplatin,CBP)联合金葡素C(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C,SEC)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10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6例)、卡铂组(38例)、金葡素组(30例)。联合组36例患者抽尽胸腔积液后,经胸腔内注入卡铂加金葡素进行治疗;卡铂组和金葡素组患者胸腔内只注入卡铂或金葡素。观察3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毒副反应及生存状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83.3%,卡铂组为47.4%,金葡素组为43.3%,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联合组卡劳夫斯基评分高于其他两组;联合使用并没有增加毒副反应;3组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铂联合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32例胫骨远段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时间64~100(84.94±8.50) min,术中出血量10~50(24.78±8.84)ml,术中透视次数18~52(28.16±7.24)次。骨折解剖复位11例,功能复位21例。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骨不连、力线不良、膝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3.5~7.0(4.84±1.00)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屈曲120°~140°,伸直0°,患者步态均正常;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6%(29/32)。结论 经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易于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史册 《中原医刊》2009,(9):54-5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