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TPN)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监测55例TPN治疗早产儿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血脂水平、免疫功能及矫正胎龄40周时行为发育情况,并与25例未行TPN的早产儿对照分析。【结果】TPN治疗组体重增长快、体重日增长及治疗后体重高于对照组,TPN治疗后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升高,肝肾功能及血脂检查无明显异常,矫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TPN能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免疫水平的提高和行为神经的发育,对早产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决传统吸痰备物耗时问题,寻找有效、简便、快捷的吸痰备物方法。方法:将60例新生儿随机分观察组30例(使用一次性吸痰包),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吸痰备物)。结果:观察组备物时间1 m in,对照组备物时间3 m in;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提升比对照组迅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检验,P<0.01)。结论:一次性吸痰包准备简便、快捷,是抢救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最好吸引配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解脲支原体(UU)单一感染及人型支原体(Mh)合并感染对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的差异。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支原体培养药敏诊断试剂盒,对妇科门诊1895例患者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妇科门诊1895例患者中UU单一感染率为48.3%(915/1895),UU Mh合并感染率为8.5%(161/1895),单独Mh感染率为1.9%(36/1895),总感染率为58.7%(1112/1895)。药敏结果表明:UU单一感染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81.97%),最低的是交沙霉素(2.15%);UU Mh合并感染的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97.52%),最低的是强力霉素(19.25%)。UU Mh合并感染的耐药性明显大于UU单一感染(P<0.01)。结论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应以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NRDS患儿分为3组,分别雾化吸入PS(雾化组)16例,用气道内滴入PS(气内组)16例以及单纯应用呼吸机治疗(单纯组)12例。观察3组患儿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雾化组中,治疗后仅3例需要机械通气,上机时间0~52h,平均上机时间(45.3±8.33)h,治疗后动脉血气(PH、PO2、PCO2、a/APO2)结果均有改善,显效12例,有效4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气内组中有9例需机械通气,平均上机时间(76±8)h,显效13例,有效3例,并发肺部感染10例,肺不张2例;单纯组12例中,均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平均上机时间(105±15)h,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并发肺部感染11例,气胸1例,肺不张2例。结论:雾化吸入PS能在较短时间有效改善肺换气和弥散功能,促进氧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上呼吸机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窒息、感染、酸中毒、早产、硬肿症是引起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结论 应激性溃疡是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严密观察病情、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消化道出血治疗取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NRDS患儿分为3组,16例患儿行雾化吸入PS(雾化组),16例用气道内滴入PS(气内组)以及12例单纯应用呼吸机治疗(单纯组)。观察3组患儿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及动脉血气分析、上机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雾化组中,治疗后13例无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需要机械通气,上机时间0~52h,平均上机时间(45·3±8·33)h,治疗后临床症状,胸部X线表现及动脉血气(pH,PO2,PCO2,a/APO2)结果均有改善,显效12例,有效4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气内组中,7例无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9例需机械通气,平均上机时间(76±8)h;显效13例,有效3例,并发肺部感染10例,肺不张2例;单纯组12例中,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平均上机时间(105±15)h;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并发肺部感染11例,气胸1例,肺不张2例。结论雾化吸入能在短时间(1h)内有效改善肺换气和弥散功能,促进氧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上呼吸机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广州市健康成年人群的肝素锂抗凝血浆肌酐值,建立该实验室血浆肌酐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对959例健康成年人(年龄>18 y,其中男442例,女517例)进行血浆肌酐的测定,并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别比较。结果血浆肌酐结果呈对数正态分布,成年人肌酐值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健康男性年龄组肌酐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95%可信限的生物参考区间为57.3~111.3μm o l/L;女性61 y以上的年龄组与其他成年女性年龄组之间肌酐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18~60 y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3.8~83μm o l/L,年龄61 y以上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45~97μm o l/L。结论生物参考区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依据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和检测人群制定适合各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使用全肠外营养(T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监测使用 TPN新生儿的营养状况、肝功能、血脂、血浆渗透压、电解质、血气及TPN液稳定性,与30例未行TPN治疗的新生儿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营养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PN液输注前后血pH值、血钠、血钾及血渗透压均在正常范围。两组血脂无明显差异。除2例出现胆汁淤积外,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高于对照组。结论:TPN对危重新生儿较为安全、有效,但长期应用应注意监测和预防相关的肝胆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我院新生儿中心于2000~2004-05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84例各种原因引起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疗效理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52例,女32例,胎龄28~36周,体重1900~2300g。极低体重儿32例,低体重儿42例,早产儿10例。其中肺透明膜病39例,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吸人性肺炎13例,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7例。治疗期间均出现呼吸暂停3次以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经口腔插管,使用Infant Satarl00呼吸机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5~21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7例先天性膈疝患儿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例先天性膈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经精心护理治愈4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呼吸道及胃肠道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