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抗氧化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4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0.9 mg/kg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先将阿替普酶溶于生理盐水配成1 mg/mL的溶液,然后在60 s内将10%的混合液静脉推注,再将余下的混合液在60 min内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68.9%,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NSE、GF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Lp-PLA2、NSE、GF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ET-1、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ET-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不仅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近期疗效,而且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抗炎能力的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以及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诊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给予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以及血清ox-LDL、PCT、MCP-1、IGF-1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以及血清ox-LDL、PCT、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IGF-1水平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水平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不仅可以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血清ox-LDL、PCT、MCP-1水平,提高IGF-1水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