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氟比洛芬酯对大鼠急性痛的超前镇痛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痛抗伤害效应.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大鼠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分为氟比洛芬酯组(P组)、对照组(C组).P组于造模前15 min经尾静脉给药,C组于造模后即刻经尾静脉给药.2组分别再分为4组(各8只):即生理盐水组、氟比洛芬酯1.3.9 mg/kg组;分别于术后2.24,48 h进行累积疼痛评分和热板实验.观察注药后反应.结果 在动物模型建立前或后给药.氟比洛芬酯均能产生量效相关的抗伤害效应.ED50分别为3.85.4.20 mg/kg;95%的置信区间为(3.42,4.28)与(3.96,4.44).P组3,9 mg/kg的抗伤害效应评分及热痛阈在建立模型后2.24,48 h时低于C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能产生量效相关抗伤害效应,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翻改良开窗术治疗先天性巨大肝囊肿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7年3月间11例先天性巨大肝囊肿患者行外翻改良开窗术病例资料。结果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11例中术后获随诊7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6年,平均为3.5年。随访时症状均已消失,B超复查无肝囊肿复发。结论外翻改良式开窗术是治疗先天性巨大肝囊肿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右肝膈面裸区的巨大肝囊肿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联合环扎钢丝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两院2001年1月~2007年3月就诊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均符合手术适应证,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联合环扎钢丝治疗。结果经术后随访,优良率达96.8%,骨折愈合率达100%,随诊未发现聚髌器断爪、松动、戳破皮肤、骨折移位、骨不连及关节面阶梯等现象。结论该方法固定可靠,使用安全,疗效确切,符合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改善了髌骨骨折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烷暴露对新生儿术后早期S100β蛋白及神经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行胃肠手术新生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均n=20):呼气末七氟烷浓度(CET-SEV)×吸入七氟烷时间(Timein-hale)≦3.3%组(S1组)、3.3%相似文献   
5.
卢国林  罗勇  胡建刚  冯肖平 《当代医学》2011,17(18):153-154
目的比较观察斑蝥消结散外敷和热敷法治疗输精管结扎手术后痛性结节疼痛疗法。方法将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热敷法和斑蝥消结散外敷两种不同处理措施,对2组治疗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在治疗后14天,28天,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疼痛指数均为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斑蝥消结散外敷治疗输精管结扎手术后痛性结节止痛效果优于热敷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烷暴露新生儿术后早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行胃肠手术新生儿60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 500 9,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8分,ASA Ⅰ或Ⅱ级,按七氟烷暴露剂量,将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n=20):呼气末七氟烷浓度(CET-SEV)×吸入七氟烷时间(h)≤3.3%组(S1组)、3.3%<CET-SEV×吸入七氟烷时间(h)<6.6%组(S2组)、CET-SEV×吸入七氟烷时间(h)组≥6.6%(S3组),同期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未接受手术的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C组,n =20).实验组以4%七氟烷行吸入诱导,术中以七氟烷维持,采用气体监护仪监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实验组在术后48 h和7天分别测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照组同期测试BAEP.结果:术后48 h时七氟烷暴露组BAEP异常率为45%,主要表现为V波分化不良或消失、V波潜伏期(PL)延长、Ⅰ-V波波间期(IPL)延长,与C组比较,S2组与S3组BAEP异常率及S3组Ⅰ-V波IP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术后7天时七氟烷组BAEP主要表现为V波PL延长、Ⅰ-V波IPL延长,与C组比较,BAEP异常率、PL及IP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较大剂量七氟烷新生儿术后早期出现一过性BAEP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对48例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抢救成功47例(42例治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MODF,治愈率为87.5%,生存率为97.9%。结论:早期诊断及积极合理的救治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1990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外科共收治各种肝外伤5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死亡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53例是本院lop年1月一IM年12月住院病人。男49例,女4例。年龄13-M岁。闭合性伤46例,开放性伤7例,单纯肝损伤力冽,合并伤力例。合并严重颅脑外伤5例,胸外伤3例,肾挫伤3例,肠道损伤3冽,脾破裂2例,骨盆骨折3例,四肢骨折5例。李助部撞击伤15例,车祸伤28例,高处坠落伤6例,刀刺伤5例,枪伤2例。1.2肝外伤部位及程度:左外叶2例,左内叶5例,右后叶3例,右前叶8例,右半肝明例,肝左右两叶2例…  相似文献   
9.
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9月的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4d,腹膜炎体征明显减轻时间平均为5d,死亡4例,存活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时间为1~3个月,均未发现胰腺炎复发。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针对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烷短时吸入对新生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和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7日龄新生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A、B、C、D 4组(n=16):A组吸入40%氧气1 h,B、C、D组分别吸入1.0%、2.0%、4.0%七氟烷1 h。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于吸入七氟烷后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海马caspase-3的活性,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各组余8只大鼠于7 wk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认知功能。结果 B、C、D组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低于A组,而且随着吸入七氟烷浓度的增加,逃避潜伏期和探索时间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吸入1.0%、2.0%、4.0%七氟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0±2.7)%、(52.8±4.9)%、(71.4±3.2)%,均高于A组(1.9±0.8)%,而且随着吸入七氟烷浓度的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七氟烷短时吸入导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并阻抑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