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远端桡动脉内径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超声检查测量患者远端桡动脉内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12例患者远端桡动脉内径为(0.19±0.04)cm,其中男性的桡动脉内径大于女性[(0.21±0.04)cm vs.(0.18±0.04)cm](P<0.05).桡动脉内径>0.19 cm 和≤0.19 cm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吸烟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有吸烟史是远端桡动脉内径≤0.19 c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性别和吸烟是远端桡动脉内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卜刚  黄抒伟  徐耕 《吉林医学》2013,(26):5324-5325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阈值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放主动固定心室电极导线的31例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观察心室螺旋电极旋出后即刻、10 min、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起搏阈值变化。结果:起搏阈值在螺旋电极旋出后即刻增高(0.81±0.38)V(n=31),10分钟后下降至(0.59±0.22)V(n=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阈值变化不明显,与旋出即刻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螺旋旋出后即刻起搏阈值有所升高,但可在短时间内下降并能长期稳定在一个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脉颗粒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素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21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脉颗粒。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颗粒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能明显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其血液炎性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