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射频闭合与传统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射频闭合(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的疗效。方法 56例(56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RFO组利用射频能量使大隐静脉全程闭合,静脉剥脱组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两组病例小腿散在的曲张浅静脉均采用点式剥脱处理。比较两组病例的切口数、术后疼痛、平均住院日和短期疗效等情况。结果 RFO组平均切口少、术肢疼痛轻、无皮下血肿,术后平均住院日(2.50±1.00)d。静脉剥脱组的术后平均住院日(4.14±0.85)d。结论 RFO闭合大隐静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腿部少留瘢痕等优点,是一种可部分替代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2-12诊治的肱骨干骨折52例,资料完整且接受随访者45例。结果 45例获得10~22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本组手术时间为(75±15)min,有3例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且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12.1±1.8)周,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及骨不连。术后患者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4.5±1.24)分,优良率为97.2%;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100分,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术后疗效较好,值得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静脉造影或彩色B超检查结果,时97例CVI患者(111条患肢)应用英国Diomed激光治疗仪行EVLT或EVLT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原曲张静脉均消失,未见反复;皮肤色素沉着减退或消失;渍疡均痊愈。[结论]EVLT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且无疤痕或很少小疤痕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平联 《新疆医学》2004,34(6):65-66
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畸形愈合和严重错位的肱骨骨髁上骨折,常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手术方法的选择在术后影响到手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我院自1989年以来,对有随访资料110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选择肘后“V”型切断肱三头肌与肘后纵型劈开三头肌的不同方法,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疾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力晔  单平  王洵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73-1574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目前大学生疾病防治水平。方法 对2002年至2004年学生门诊、住院、因病休退学的疾病构成比进行了统计。结果 大学生和普通人群的疾病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在因病休、退学中,精神疾病、结核占有较高的比例;门诊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占有较高的比例。结论 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关节屈曲瘢痕挛缩畸形严重限制膝关节活动,单纯瘢痕切除松解植皮,石膏固定或牵引是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的常用方法,但疗效不确切。我院近几年来采用延长器,固定延长加瘢痕切除松解植皮治疗,膝关节屈曲瘢痕挛缩畸形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雾化烧伤灵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雾化烧伤灵治疗烧伤的药理学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豚鼠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模型及Ⅲ度烧伤感染模型 ,观察雾化烧伤灵组 (实验组 )、湿润烧伤膏组 (药物对照组 )及空白对照组 (溶剂组 )烧伤创面结痂面积、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雾化烧伤灵组可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缩小结痂面积、缩短脱痂时间及愈合时间 (P <0 .0 1) ,且其作用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组 (P <0 .0 5 ) ,并可抑制烧伤创面绿脓杆菌的感染。结论 雾化烧伤灵具有明显的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及创面抗感染作用 ,是一种较理想的外用治疗烧伤药物  相似文献   
8.
长托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用名称]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 [化学名称]3-(2-环戊基-2-羟基-2-苯基乙氧基)奎宁环烷盐酸盐  相似文献   
9.
江南大学近5届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平  王洵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284-285
目的了解江南大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制定高校学生结核病爆发流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南大学1998~2002年本科新生共16 556人进行PPD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强阳性者登记随访,不采取预防性服药方法.结果被调查学生中PPD试验阳性率为67.68%,其中强阳性率为1.38%.强阳性者中有结核病史者占33.77%,有过敏史者占17.54%,高于普通人群.新生入学后2~3 a是结核病的高发期.结论 PPD试验是在高校新生中发现结核病的必要辅助诊断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对学生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结核病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方法:入选患者在应用贝那普利片前,停用一切降压药和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1周,期间每天测BP、HR各2次,以1周内14次BP、HR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基础数据,从第2周开始口服贝那普利10mg,1次/日,2周后达目标值血压(坐位〈140/90mmHg)者继续服用至疗程结束,未达标者加服10mtg/日,结果:共有76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治疗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30.4±10.3/20.1±9.1mmHg,治疗前后相比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中显效5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4.73%,无效4例(5.27%),而且24小时血压下降稳定,无明显波动。结论:贝那普利可有效治疗2级原发高血压,使用方便,降压平稳,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