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西药2种方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价中、西药2种方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成本 -效果。方法 :165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 ,中药组110例给予张氏精索静脉曲张方 ;西药组55例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枸橼酸氯米芬、葡萄糖酸锌、三磷酸腺苷及维生素AD、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3个月~9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 .82 %、50. 91 % ,成本分别为3688 2元、2399. 2元 ,成本 -效果比分别为45 08、47. 13 ;中药组相对于西药组的增量成本 -效果比为41. 7。结论 :张氏精索静脉曲张方治疗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腔气囊导尿管尿道段开孔,冲洗尿道预防尿路逆行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组研究 方法,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TURP)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2例。对照组采 用普通三腔气囊导尿管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0.5%碘伏经特制的尿道段开孔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尿道及尿道段 尿管,取不同时段的尿作细菌培养。结果 插管后分别于3 d、5 d两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7 d、10 d、拔管时,后尿道段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行膀 胱、尿道冲洗后能降低细菌感染发生率。结论 尿道段开孔气囊导尿管行尿道冲洗,可降低尿路逆行感染的发生率, 预防和控制细菌生物膜形成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眼部氧雾化给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工作中受五官科氧气雾化治疗的启发 ,我科自 1998年 3月开始用氧雾化眼罩法对 5 6例 (6 1只眼 )白内障术后、角膜病、眼底病等眼病患者进行治疗 ,获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采用中外合资杭州京泠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雾化仪 ,将10ml药液放入雾化仪特定的容器中 ,利用氧气的压力 ,使药物形成雾化分子 ,经眼罩输送入眼。治疗时 ,患者睁开双眼 ,雾化药物可与眼结膜、角膜、皮肤直接接触持续 15min ,使药物不断雾化渗透入眼部 ,每日 1~ 2次 ,5~ 7天为 1疗程 ,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药物的选择根据病种而定 ,如生理盐水或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过氧乙酸喷雾空气消毒致眼睛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方法。方法通过对2003年抗“非典”期间我院消毒组第一个工作日使用过氧乙酸喷雾空气消毒操作者48人(96只眼)进行检查,了解消毒人员在无戴眼镜和戴框式眼镜、隐形眼镜、防护眼镜4种不同情况下对眼睛损伤的程度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无戴眼镜l6人造成重度损伤32只日艮戴框式眼镜12人造成重度损伤8只眼,轻度损伤16只眼,戴隐形眼镜4人造成重度损伤4只眼,轻度损伤4只眼戴防护眼镜16人造成轻度损伤8只眼。防护效果无戴眼镜最差,戴框式眼镜较差,戴隐形眼镜较好,戴防护眼镜最好。结论在使用过氧乙酸进行喷雾空气消毒操作时一定要佩戴适合自己型号的防护眼镜,每次操作后注意面部、眼睛清洗,加强眼营养,避免眼疲劳是防止过氧乙酸化学烧伤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颈骨折患者门诊治疗的护理。方法对8例患者门诊治疗过程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颈骨折患者门诊治疗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同时加强对患者各个治疗阶段的护理,对患者自我护理的正确指导尤其重要。结论护士对患者就诊时的护理、骨折整复术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整复固定后的护理的每个环节的实施,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症状未显现前预测可能出现的潜在健康问题,及时、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护质量.方法以自行设计预见性护理程序为依据,采取阶段对照法,50例为对照组,按原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5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按急性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程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由急诊到入CCU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在有效抢救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可缩短有效时间,提高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