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虞勋  程宗琦  包建安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4,(41):3931-3933
目的: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未覆盖的或管理功能不完善的药事流程设计药事管理模块,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方法:以微软的.net为开发平台,SQL Sever 2005为数据库开发药学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基于B/S模式与C/S模式相结合的医院药事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结果与结论:通过设计适合药学部管理模式的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包括用于药事管理的治疗药物检测管理模块、制剂管理模块、社区用药安全管理模块,以及成员信息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等,可实现药学部药事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使医院药学管理者能更方便快捷地掌握医院药事的最新动态信息、科室成员信息,有效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型2,5-二取代1,3,4-(噁)二唑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2,5-二取代-1,3,4-(噁)二唑化合物,所得化合物都经过1HNMR、LC-MS确证;选择6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红色毛癣菌)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4、17、18对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80值均为0.25 μg/ml,与氟康唑(0.25 μg/ml)相当;化合物14、17对红色毛癣菌的MIC80值为0.25 μg/ml,是氟康唑(0.5 μg/ml)的2倍,与酮康唑相当.结论 利用1∶3偶极加成反应可在1,3,4-(噁)二唑化合物的5-位引入1,2,3-三唑取代基.初步体外活性显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1,3,4-(噁)二唑2位苯环上连有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舒萨林在氯化钠输液中温度、光照对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萨林在氯化钠输液中,温度及光照对其中两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舒萨林在窒温较为稳定,舒萨林中的阿莫西林在光照1h后,就降解至90%左右。结论:临床宜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使用舒萨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糜蛋白酶溶解后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并考察注射用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溶液(简称雾化溶液)的稳定性和雾化粒径分布.方法 色谱柱为Grace 214TP C4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水溶液-0.09%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相似文献   
5.
秦琼  陈蓉  顾宝晨  包建安 《中国药房》2014,(45):4272-4274
目的:为医院使用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管理麻醉和精神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收集和五点尺度法分析比较毒麻药智能管理系统用于我院门诊药房麻醉及精神药品调剂前后各90个工作日内的工作模式和绩效。结果与结论:使用该系统后,麻醉及精神药品调剂取药、核对、盘点、补药工作流程均发生相应变化;与使用前比较,日均调配和盘点耗时分别缩短9.5511.39、7.8611.39、7.8611.86 min,安全性提高了10.43%11.86 min,安全性提高了10.43%19.50%,门诊药房实现了麻醉及精神药品的智能存取和自动盘点,可对取药过程进行监控等。该系统虽可节省一定的人力成本,但需要投入设备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配置中心医嘱执行系统应用差错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卫生部2002年1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8条指出: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我院于2003年10月建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并开展工作;已配置输液累计达200万袋,基本覆盖全院所有病区.从"中心"近3年的运作情况看,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医嘱执行子系统".现对该系统应用心得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抽取2008年1~10月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病历,对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结合现阶段泌尿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仍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总菌数的61.82%,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革兰阴性菌的58.82%;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82%、8.82%、11.76%和11.76%。结论:临床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