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制备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坐骨神经切断后SSeCKS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近端SSeCKS的表达逐步升高,伤后2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远端SSeCKS表达于12h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表明,SSeCKS在神经断端处高表达,成簇状聚集;在远离断端处表达明显降低,分布亦较为均一.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SSeCKS与S100、NF200及GAP43有部分共定位.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可以引起SSeCKS的表达变化,其可能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某些伤害性刺激信号分子的转导,并与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及功能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MV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植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用抗大鼠CD31抗体进行细胞鉴定。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PMVEC,用定量PCR、免疫印迹方法检测LPS刺激RPMVEC不同时间SSeCK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0.05μmol/L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Calphostin C)预处理RPMVEC30min后再用LPS刺激6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Calphostin C对LPS诱导SSeCKS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actin,F-actin)细胞内定位和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LPS刺激RPMVEC1h后SSeCKS表达水平达到最高,Westernblot结果与定量PCR结果相一致,同时,LPS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SSeCKS磷酸水平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PS刺激后,F-actin发生重构,细胞内形成应力纤维,SSeCKS向核周、细胞膜纤维、板状伪足末端聚集;Calphostin C部分抑制LPS对内皮细胞F-actin和SSeCKS细胞内定位改变的影响。结论LPS能够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和细胞内定位改变,PKC参与I娲诱导内皮细胞F-ac,6n的重构和SSeCKS重新分布;提示SSeCKS可能与LPS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氟马西尼对异氟烷麻醉后苏醒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异氟烷全身麻醉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34例和观察组(氟马西尼组)38例,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的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1.23±2.84)min,轻度唤醒时间:(14.65±3.02)min,术后5 h时MMSE评分:(2.94±3.22)分。对照组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3.12±3.54)min,轻度唤醒时间:(16.98±2.87)min,术后5 h时MMSE评分:(24.42±3.8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烷麻醉术后应用氟马西尼,对于苏醒和认知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等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神经兴奋综合征、情感性焦虑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头针、按摩、点穴、中药的离子疗法。结果疗效显著,对于小儿脑瘫早期治疗疗效很好。结论头皮有些穴位对于运动、语言、情感、感觉、智能、思维等这些区域有调节反射作用,所以头针、头部点穴、中药离子疗法作用头部的相关区域直达病灶,迅速改善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影响雪旺氏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β-1,4-GalT-Ⅰ表达质粒转染雪旺氏细胞,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增殖相关信号分子cyclin D1、p16INK4以及p27Kipl的表达水平,Northem blot方法检测p19ARF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β-1,4-GalT-Ⅰ在雪旺氏细胞中的表达增加,cyclin D1表达降低,而p16INK4a和p19ARF呈现相反的变化;p27Kipl变化不明显.结论β-1,4-GalT-Ⅰ影响雪旺氏细胞增殖可能与cyclin D1、p16INK4a和p19ARF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人类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基因,构建其表达质粒,为今后进一步研究Skp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人类Skp2 eDNA全长序列,运用DNA重组技术将其重组于pcDNA3.1/myc- His A质粒,构建Skp2表达质粒。结果:通过酶切电泳分析及DNA测序分析证实,实验成功构建了Skp2表达质粒。结论:Skp2表达质粒pcDNA3.1/mye-His A-Skp2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Skp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内科卧床病人并发的肺动脉栓塞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对策。方法肺栓塞患者32例,分析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对28例急性肺栓塞采用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内科卧床病人急性肺栓塞发病率为28%;70岁以上为60%;其中70%有深静脉血栓,最多见的原发病为脑卒中,为60%;初诊误诊率为65.62%,总死亡率为25%;静脉溶栓有效率为85.71%。结论肺栓塞有很高的误诊率和死亡率,应对高龄的、长期卧床的并有深静脉血栓倾向的病人给予必要的预防;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切口妊娠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TACS)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切口妊娠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子宫切除率。方法对50例切口妊娠行TACS及TVCS检查。结果 TACS及TVCS联合诊断切口妊娠符合率较高。结论联合TACS及TVCS,能显著提高切口妊娠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心脏组织中src抑制的C激酶底物(SSeCKS)的表达变化,探讨高脂血症对SSeCKS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组(n=8)和正常饮食组(n=8)SD大鼠分别经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16周后,测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SeCKS在心脏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SSeCKS在心脏中的细胞定位。结果高脂饮食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较正常饮食组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高脂饮食组形成高脂性心脏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高脂饮食组中SSeCKS表达主要分布在心内膜、心间质;免疫荧光双标发现SSeCKS与心脏组织内皮细胞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部分共定位。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能使大鼠形成高脂血症,并引起心脏SSeCKS表达升高,SSeCKS可能参与了心脏结构重塑及细胞凋亡,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TNF-α刺激时间与浓度的差异,将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TNF-α时间刺激组与浓度刺激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SSeCKS的表达变化和亚细胞定位。结果细胞因子TNF-α可引起C6胶质瘤细胞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底物的广泛磷酸化,并以时间及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PKC底物SSeCKS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正常情况下,SSeCKS散在分布于细胞质,浓集于细胞伸长的足突中。TNF-α刺激后,SSeCKS向核周迁移。这些改变可被PKC的抑制剂Ro-31-8220部分抑制。结论TNF-α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中PKC的活性,上调SSeCKS表达,这些改变与PKC的活性相关,提示SSeCKS可能参与胶质细胞中炎症信号的转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