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2年7月~2003年5月我院收治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作一总结报道。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2002年7月~2003年5月依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新诊断2型糖尿病30例。男18例 ,女12例 ,酮症10例 ,年龄28~60岁 ,均无其它糖尿病合并症。均经检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患者43个乳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前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测定病灶位置、数目、体积,观察结节内的血流分布及强度,确定需消融范围,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行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内造影剂增强情况,并根据增强体积将病灶分为1.5~3.5 cm3 、>3.5~5 cm3和 >5 cm3 3组,计算各组病灶消融率,评估消融效果,对消融不彻底的残存病灶行补充治疗。术后1、6、12 个月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节内有无造影剂灌注,测定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进行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估。 结果消融术前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全部 43 个乳腺结节内部及边缘均检出血流信号;微波消融结束后15 min,增强体积为1.5~3.5 cm3 、>3.5~5 cm3 和>5 cm3 3组病灶的消融率分别为97.45%、89.99%、6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超声造影显示8个结节边缘仍有少量不规则的造影剂灌注的残余组织,一次消融成功率为81.4%,针对存在的消融不完全区域行补充消融治疗。微波消融前、术后1、 6、12 个月乳腺结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6、12 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4.1%、58.5%、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后1、 6、12 个月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72.09%、93.0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造影在微波消融术前更能精准确定病灶位置及血流分布,术后对消融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以便对消融不完全区域及时行补充治疗,术后随访能及时准确发现残余病灶有无复发,达到乳腺结节完全消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在新型医学教育格局下可提高口腔临床前期教学效果的实验教学模式.方法:分析在口腔内科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其临床技能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在口内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5.
观察氢氧化钙用于慢性根尖周病根管消毒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的慢性根尖周病患者136例,149颗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氢氧化钙封75颗牙,对照组用甲醛甲酚(FC)封药74颗牙,观察临床效果。结论:氢氧化钙用于慢性根尖周病根管消毒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左卡尼汀给药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左卡尼汀的最佳给药方案。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7例,分为药物治疗组(接受静脉左卡尼汀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组(ND组)。根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将药物治疗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为每周给药3次组(3TW组)、每周给药2次组(2TW组)、每周给药1次组(1TW组)。比较每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Hc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营养、贫血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NT-proBNP改善率均高于ND组(P<0.05)。3TW组、2TW组患者的营养、贫血和心功能指标优于1TW组(P<0.05),但3TW组、2TW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状况。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每周3次、每周2次优于每周1次给药。  相似文献   
7.
8.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和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与发病机制分三大类:PTH生成减少,PTH分泌受抑制,及PTH作用障碍。该病临床较少见,且易误诊,现将1998-11~2003-11收住本院的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感染根管中6种厌氧菌与症状或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16S rRNA—PCR技术测定感染根管内6种细菌的检出率,分析根管内细菌种类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关系。方法:采集48例感染根管样本,按照临床症状或体征分为自发痛、叩痛、窦道3组,提取样本细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的方法检测细菌种类,计算检出率。结果:共检测48例样本,其中35例检测到待检细菌,检出率达72.9%。检出率最高的是牙髓卟啉单胞菌(35.4%),其次是牙龈卟啉单胞菌(31.2%)和粪肠球菌(29.1%),咽峡炎链球菌为(18.7%),有2例能检出古菌,轻链球菌未检出。统计学分析显示,牙龈卟啉单胞菌与自发痛、粪肠球菌与窦道分别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根管感染是由多种细菌造成的;5种细菌是感染根管的优势菌;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粪肠球菌检出与临床相应症状或体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