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弹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例报告庄鹏刘明玉作者单位:漳州市医院眼科(福建363000)收稿:1997-04-28;修回:1997-06-13弹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orioretinopathysclopetaria)是由于高速的子弹或弹片在眼球和...  相似文献   
2.
阮教毅  刘明玉庄鹏 《眼科》1994,3(4):230-230
例1,患者男性,10^4天,家属诉患儿出生时双眼不能睁开。患儿系第4胎足月顺产,其母第一胎男孩,出生后6个月死于营养不良,第二胎怀孕6个月流产,第三胎,现2岁,女性,生长发育好。患儿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亲视力及眼部均正常,父母亲非血族联姻。母亲妊娠时无高热、风疹史,无放射线接触史和外伤史,全身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6月~2003年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4例(14只眼)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除眼内异物外,其余患者临床诊断化脓性眼内炎后均先采用保守治疗,密切观察1~2天无好转而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内炎的原因:眼球穿通伤13只眼,青光眼术后晚期滤过泡感染1只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先抽取前房及玻璃体腔内液体涂片及培养。采用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7只眼因前房积脓及晶状体前大量渗出和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影响手术而同时切除晶状体,8只联合巩膜环扎。缝合巩膜切口后玻璃体腔内注射罗氏芬2.5mg及地塞米松0.4mg。术后全身继续使用抗生素及激素1周。术后平均随访14.8个月(2~24个月).结果 14只眼中术后视力提高12只眼(85.7%),眼球保留13只眼(92.6%)。5只眼培养阳性。术后玻璃体腔内少量出血2只眼,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疗效可靠。只要手术时机选择适当,大多数患者能保住眼球,恢复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4.
儿童虹膜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漳州市363000)林映立宏刘明玉庄鹏钟芷芬我院收治1例儿童上皮样细胞型虹膜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女性,5岁。因右眼球红痛8天伴视力丧失2天,于1996年10月25日入院。患儿8天前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脂质组学方法研究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的作用机制,并揭示尿酸水平增高与脂质代谢异常的内在相关性。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研究正常组、模型组和苯溴马隆组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脂质代谢物的变化,寻找潜在生物标记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绘制代谢网络机制图。结果 脂质组学分析发现,苯溴马隆可使HUA大鼠体内水平异常的20个差异代谢物回调到正常水平;相关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苯溴马隆影响果糖诱导HUA大鼠血清中的脂质水平,主要与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相关。结论 苯溴马隆对HUA的治疗可能与改善体内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要求,我院眼科1998年10月23日~31日对8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现代囊外摘除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用例中,男32例,女49例;术前视力:光感13例,眼前手动20例,眼前指数14例,0.1左右34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5岁;右眼患者54例,左眼27例;病程最长20a,最短为近6个月。屈光度测定按照公式P=19+1.25R,R为患者术前屈光度(D)[施忠英.郊县开展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体会。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8,3:120]…  相似文献   
7.
426例眼部肿瘤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426例眼部肿瘤进行病理分析。方法:复习我院病理科1982~1997年间所检查的457例眼科病理资料,对其中的426例眼部肿瘤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肿瘤290例(68.1%),恶性肿瘤136例(31.9%)。按发病解剖学部位分类:眼睑肿瘤272例(63.8%),角结膜肿瘤44例(10.3%),视网膜肿瘤34例(8%),眼眶肿瘤76例(17.8%)。按组织学分类,眼睑良性肿瘤前5位为色素痣83例,各种囊肿39例,基底细胞乳头状瘤34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7例,脉管瘤14例。眼睑恶性肿瘤为:基底细胞癌33例,鳞状细胞癌16例,睑板腺癌10例,恶性黑色素瘤7例。角结膜肿瘤较少。视网膜肿瘤34例,全部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眶良性肿瘤前5位为:各种上皮性囊肿17例,神经纤维瘤10例,泪腺混合瘤10例,炎性假瘤9例,血管瘤5例。眼眶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10例占首位,其余依次为泪腺混合瘤恶变4例、基底细胞癌2例,间叶组织来源的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各1例。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学习方法,研究早期手术并发症。方法 经过理论学习,动物实验和充当助手,选择病例,完成最初连续96例10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应用球周麻醉,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水分离或水分层,单或双手法乳化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在手术的前后两阶段,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分别为38%和74%,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发生率分别为30%和12%。53眼(53%)术后矫正视力达0.5以上。结论 遵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正规训练,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并发症等有利于早期超声乳化术达到囊外摘出术效果,安全地完成成功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刘明玉  庄鹏 《眼科》1998,7(1):29-31
目的: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两年中连续6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接受手术,手术方法为,裂孔定位后经巩膜CO2冷凝,放视网膜下液,硅胶外加压或环扎,或加玻璃体注气。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视网膜复位率92.4%,86.4%的患者视力提高,未成功者包括玻璃体增殖形成,无晶体眼、巨大裂孔等。结论:恐膜冷凝和硅胶外加压或环扎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用有效的方法,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门脉高压症患者以脾肿大,脾功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呕血、便血、腹水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