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阵发性房颤)者及正常人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差异,通过调搏刺激研究两者的房颤诱发成功率。【方法】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18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作电生理测定。【结果】①食道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房颤者的诱发成功率高达95.6%;②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两组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③早搏刺激下阵发性房颤者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与正常人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房颤患者这些电生理异常有利于房颤时微小折返的形成;②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房颤但又缺乏心电图证据的患者食道心房调搏术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CRF患者83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浆tHcy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浓度,用多元逐步逻辑回归法分析慢性肾衰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子,比较血浆tHcy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以正常对照组血浆tHcyx 2s为95%可信度上限,CRF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85.54%;CRF患者血浆tHcy水平[(23.16±10.93)μmol·L-1,n=8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97±2.89)μmol·L-1,n=40](P<0.01);血液透析(HD)组血浆tHcy水平[(24.12±11.67)μmol·L-1,n=36]显著高于非透析治疗组[(19.53±8.92)μmol·L-1,n=31]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17.34±5.64)μmol·L-1,n=16](P<0.05);83例CRF患者中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的血浆tHcy水平[(26.72±14.21)μmol·L-1,n=21]明显高于无此类并发症的患者[(20.51±9.07)μmol·L-1,n=62](P<0.01).相关分析显示,CRF患者的血浆tHcy水平和部分血脂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但血浆tHcy水平与血脂各项指标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CRF患者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血浆tHcy水平与血脂无相关性,可能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水性和非水性固定剂对腹膜表面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 0 0 3- 0 5 2 0 0 3- 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取正常SD大鼠腹膜组织 ,分别以不同固定液固定 :(1) 2 5 %戊二醛和 2 %多聚甲醛 (对照组 ) ;(2 ) 4 %四氧化锇 (OsO4) (Os组 ) ;(3) 1%OsO4的氟化碳 (FC75)固定液 (FC组 )。结果 对照组中可见腹膜间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 ,未见腹膜表面层。OS组可见腹膜表面层 ,此层质地疏松 ,平均厚度 4 μm左右。FC组间皮细胞表面可见一层连续的腹膜表面层 ,其质地较OsO4组明显致密 ,厚薄较均匀平均 4 μm左右 ,表面较光滑。 结论 正常大鼠腹膜表面覆盖着一层腹膜表面层 ,非水性的含OsO4的FC75固定液是固定该表面层的良好固定剂  相似文献   
4.
腹腔内液体容量对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内液体容量对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n=6)、低容量组(LV组,n=6)和高容量组(HV组,n=6)。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LV组和HV组腹腔内每次分别注射4.25%葡萄糖透析液25ml和40ml,每天1次,连续7d。停止注射48h后,LV组和HV组连同Con组的大鼠一起行腹膜动力学试验,并取腹膜组织行病理检查(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V组和HV组大鼠的腹腔内液体重吸收率和淋巴重吸收率均明显增加,超滤量明显减少,溶质转运增加;但LV组和HV组的腹腔内液体量、腹腔内液体重吸收率及溶质转运均无显著性差异,唯HV组的淋巴重吸收率[(0.015±0.001)ml/min]高于LV组(0.010±0.003,P<0.05);LV组和HV组的腹膜组织均呈慢性透析改变。结论4.25%葡萄糖透析液腹腔内注射7d使腹膜的通透性增高,但增加透析液容量除增加淋巴重吸收率外,并不加重腹膜功能的损害。淋巴重吸收率的增加可能是腹膜对高透析容量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5.
低血小板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抗凝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方法对伴有低血小板症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 ,MODS)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时的抗凝效果。方法 将 12例伴有低血小板症的MODS患者进行的 5 4人次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分为四组 :小剂量肝素组 (LDH)、低分子量肝素组 (LMWH)、无肝素 (NH)和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组 (COM) ,观察各组 12h内的抗凝效果、出血情况和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NH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较其它组高 (P <0 .0 5 )。LDH组和LMWH组早期出血明显 ,NH组后期出血明显 ,COM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 ,但与其它三组比较 ,COM组的出血次数明显减少 (P <0 .0 5 )。CVVH过程中 ,各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 (Pa)明显回升 (P <0 .0 5 ) ,除LDH组外 ,其它三组的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及凝血酶时间 (TT)逐渐降至正常。NH组血小板数下降显著 (P<0 .0 5 ) ,而肌酐清除不明显。结论 伴有低血小板症的MODS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时 ,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加盐水冲洗的抗凝效果较好、不增加出血危险、对血小板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兴城海滨区疗养期间,通过矿泉浴、日光浴、空气负离子等多种疗养因子的作用,对冠心病、ⅠⅡ期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患者循环功能及血脂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兴城矿泉浸浴、日光浴、直流电钾离子导入等综合措施,治疗1~3个月,观察入出院时血压、血脂及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判断疗效。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经多种疗养因子的综合作用,对ⅠⅡ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患者共572例疗效显著,有效率分别为100%,95%。结论在兴城海滨区疗养,经多种疗养因子的综合作用,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及间歇导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对膀胱功能进行评定并根据测评结果制订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评定,并根据测定评定结果采用个性化膀胱功能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调查新疆地区妇女用药行为风险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模式现状,分析可能引起妇女用药行为风险的因素。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法,于2018年7~9月使用KAP问卷在线上和线下对在新疆8家医院就诊或工作的19岁以上女性或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受访妇女人口学特征信息对KAP的影响。结果:线上及线下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34份。受访对象用药知识平均得分(73.4±30.0)分,用药行为平均得分(59.8±12.4)分,对用药教育态度的平均得分(33.8±13.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保状况、职业、居住地、受教育程度是用药知识的影响因素;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是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年龄、收入、职业是对用药教育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受访妇女存在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不一致的情况,且用药知识碎片化,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多数受访妇女表现出对用药教育活动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PO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口服治疗,低剂量治疗组予骨化三醇0.25μg/d口服,高剂量治疗组予骨化三醇0.5μg/d口服。以16 w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钙、血清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低剂量治疗组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磷水平,hs-CRP,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血清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高剂量治疗组相对低剂量治疗组hs-CRP、IL-6水平进一步降低,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进一步提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血清钙磷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液透析EPO低反应性患者采用骨化三醇口服治疗,不仅仅是通过降低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贫血;更多的是同时能明显减轻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并且可能是改善EPO低反应性更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