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MM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DC-CIK免疫治疗+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Tregs水平、B细胞、浆细胞比例水平变化;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3.33%(i6/30)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8/30),1年复发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9/3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25+Tregs、CD4+CD25 high Tregs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B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浆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CcIK免疫治疗+化疗能够改善MM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症状,降低浆细胞比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为10%~60%,90%~95%累及周围神经系统(PNS).表现主要有单神经病、感觉性神经病和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三种类型,以感觉性神经病变和(或)多神经炎最常见,但以感觉运动性神经病为首诊者少见.我院成功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rhG-CSF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rhG-CSF体内应用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动员作用,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rhG-CSF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rhG-CSF80μ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天,在最后1次注射后分别于6,12和168小时取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以1×10^6单个核细胞(MNC)接种于12孔培养板14天,对形成的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进行计数,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表面抗原并进行成脂,成骨诱导。结果表明:rhG-CSF组骨髓形成的CFU-F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6小时取材较12小时,168小时取材形成的CFU-F数目多(p〈0.01),12小时与168小时CFU-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FU-F显示CD34^-、CD133^-、CD90^+、CD105^+,骨髓CFU-F具有成脂、成骨分化的能力。rhG-CSF组6小时取材外周血具有类似骨髓的CFU-F,出现的频率为(0.50±0.11)×1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hG-CSF可使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加速,但时间短暂,其高峰在rhG-CSF应用5天后的6小时内。rhG-CSF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也有动员能力,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2岁,因手足麻木3个月于2006年3月17日入院。无发热、出汗、消瘦等自觉症状。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体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脏不大,脾肋下1cm,质中,无触痛。四肢腱反射减弱,四肢末梢呈手套、袜套样痛觉减退,病理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血 WBC 88.9×10^9/L,成熟淋巴细胞0.77,Hb 112g/L,PLT 232×10^9/L。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73岁。因上腹痛 1月于1996年 11月入我院。查体 :心、肺、腹无异常。胃镜示胃癌。行胃癌根治术 ,术后病检示胃窦大弯侧低分化腺癌 ,侵及浆膜 ,伴胃大弯淋巴结转移。诊断为胃癌T4N1 M0 - 期。术后 3月行 FAM方案(5 - Fu 1.0 g,静滴 ,d1 ~ d5 ,ADM 5 0 mg,静滴 ,d1 ,MM 8mg,静滴 ,d1 ~ d8)化疗 3周期 ,1997年 9月~ 12月又行 VP1 6 10 0mg,d1 ~ d3 天静滴 ,5 - Fu 1.0 g静滴 ,d1~ d3,CF 2 0 0 mg,d1 ~ d3 静滴化疗 3周期后停止化疗。 1999年 3月无诱因出现关昏、乏力 ,血象 :白细胞 2 .6× 10 9/ L ,N38…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43岁。以头昏、乏力 2年于 1 997年 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入院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0 .88× 1 0 12 / L,血红蛋白 35g/ 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 ,粒∶红比例为 2 5∶ 1 ,红系增生减低 ,可见少数中晚幼红细胞 ,粒系和巨核系未见异常。骨髓活检及染色体正常。免疫球蛋白、补体、ANA、ENA、ds DNA及抗心磷脂抗体正常 ,CD4 / CD8倒置 ,溶血及铁代谢指标及叶酸、Vit B12 测定正常。确诊为纯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再障 )。给予环孢素 A 30 0 mg/ d,口服 1个月余及间断输血效果不佳 ,后行胸部 CT显示胸腺…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原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的培养方法,了解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特性及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完成。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选取SPF级2月龄昆明种小鼠30只,无菌条件下抽取双侧股骨、胫骨骨髓,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计数有核细胞的密度。②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调整有核细胞密度为5×108L-1,分别接种于体积分数为0.02,0.05,0.1,0.15,0.2,0.25的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每种血清浓度各4孔,1mL/孔,24h后换液。随后每72h换液,连续观察2周。③有核细胞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分别调整有核细胞至106L-1,107L-1,2.5×108L-1,5×108L-1,109L-1,分别接种于12孔板中,每种密度4孔,24h后换液。随后每72h换液,连续观察2周,瑞氏吉姆萨染色后计数成纤维样集落的个数。④成骨与成脂肪诱导:调整有核细胞密度在5×108L-1,接种于预包被鼠尾胶的12孔板中培养。24h换液,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48h换液1次,换液后加入成骨诱导液、成脂肪诱导液。观察各血清浓度下细胞生长情况,消化培养板中的成纤维样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133,CD90,CD105。VonKossa和油红O法染色鉴定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诱导情况。结果:①不同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体积分数为0.02,0.05时,细胞可保持成纤维样,但增殖较慢;体积分数为0.15,0.2,0.25时,细胞增殖较快,但细胞易分化;体积分数为0.1时,细胞可基本保持成纤维样,且增殖速度适中。②有核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有核细胞接种密度为106L-1,107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数为0~1个。接种密度高于109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之间出现交叉或融合。接种密度分别为2.5×108L-1,5×108L-1,109L-1时,10d左右可见典型的成纤维样集落。成纤维样集落个数与所接种有核细胞密度呈正相关。③成纤维样集落中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流式检测结果:成纤维样集落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呈CD34-,CD133-,CD90 ,CD105 ,分别各占2.5%,3.1%,67%和78%。④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诱导情况:成脂肪诱导2周后成纤维样集落中(80±7)%的间充质干细胞出现脂滴,成骨诱导2周后成纤维样集落出现矿物结节。分别以油红O和VonKossa’s矿化结节特异性染色后,成脂肪诱导中成纤维样集落(85±6)%的细胞胞浆呈红色,成骨诱导中大多数的成纤维样集落中心位置出现钙结节。结论:全骨髓接种合适密度的有核细胞可形成典型的成纤维样集落,且成纤维样集落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原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的培养方法,了解问充质干细胞的培养特性及其多向分化潜能。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完成。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选取SPF级2月龄昆明种小鼠30只,无菌条件下抽取双侧股骨、胫骨骨髓,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计数有核细胞的密度。②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调整有核细胞密度为5&;#215;10^8L^-1,分别接种于体积分数为0.02,0.05,0.1,0.15,0.2,0、25的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每种血清浓度各4孔,1mL/孔,24h后换液。随后每72h换液,连续观察2周。③有核细胞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的影响:分别调整有核细胞至10^6L^-1,10^7L^-1,2.5&;#215;10^8L^-1,5&;#215;10^8L^-1,10^9L^-1,分别接种于12孔板中,每种密度4孔,24h后换液。随后每72h换液,连续观察2周,瑞氏吉姆萨染色后计数成纤维样集落的个数。④成骨与成脂肪诱导:调整有核细胞密度在5&;#215;10^8L^-1,接种于预包被鼠尾胶的12孔板中培养。24h换液,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48h换液1次,换液后加入成骨诱导液、成脂肪诱导液。观察各血清浓度下细胞生长情况,消化培养板中的成纤维样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133,CD90,CD105。VonKossa和油红O法染色鉴定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诱导情况。 结果:①不同血清浓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体积分数为0.02,0.05时,细胞可保持成纤维样,但增殖较慢;体积分数为0.15,0.2,0.25时,细胞增殖较快,但细胞易分化;体积分数为0.1时,细胞可基本保持成纤维样,且增殖速度适中。②有核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成纤维样集落形成的影响:有核细胞接种密度为10^6L^-1,10^7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数为0~1个。接种密度高于10^9L^-1时,每孔成纤维样集落之间出现交叉或融合。接种密度分别为2.5&;#215;10^8L^-1,5&;#215;10^8L^-1,10^9L^-1时,10d左右可见典型的成纤维样集落。成纤维样集落个数与所接种有核细胞密度呈正相关。③成纤维样集落中的问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流式检测结果:成纤维样集落中的问充质干细胞呈CD34^-,CD133^-.CD90^+,CD105^+,分别各占2.5%,3.1%,67%和78%。④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诱导情况:成脂肪诱导2周后成纤维样集落中(80&;#177;7)%的间充质干细胞出现脂滴,成骨诱导2周后成纤维样集落出现矿物结节。分别以油红0和Von Kossa’s矿化结节特异性染色后,成脂肪诱导中成纤维样集落(85&;#177;6)%的细胞胞浆呈红色,成骨诱导中大多数的成纤维样集落中心位置出现钙结节。 结论:全骨髓接种合适密度的有核细胞可形成典型的成纤维样集落,且成纤维样集落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升血小板胶囊联合花生衣提取液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9—2017-06接受治疗的80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升血小板胶囊联合花生衣提取液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23.11±19.33)×10~9/L和(75.56±17.55)×10~9/L,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0.43±12.83)×10~9/L和(31.00±11.93)×10~9/L(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8~+值明显降低而CD4~+值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D4~+和CD8~+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联合花生衣提取液治疗ITP患者能提高患者血小板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方法随机双盲法将7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PLT分别为(165.7±10.8)×10~9/L、(186.4±10.5)×10~9/L,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2±11.3)×10~9/L、(126.7±10.8)×10~9/L(P0.01)。两组治疗后Hgb、PT、a PTT、Fb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明确,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