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胃病患者胃液中乙肝病毒标记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记(HBVM)向胃腔释放的可能。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46例胃病患者胃液的HBVM。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CSG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A)、CSG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CSG+DUA/CAG和胃癌(Ca)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分别为5.9%、10.5%、14.8%、19.0%和37.9%;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别为52.9%、47.3%、31.1%、33.3%和84.5%。除CSG+DUA/CAG外,胃癌HBsAg与其他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CSG外,胃癌的抗-HBc与其他各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6例中未检出抗-HBs、HBeAg、抗-HBe和抗-HCV阳性者。结论 提示HBV在感染肝细胞合成过剩时,不仅游离于血液和其它体液,也向胃腔释放——腔释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9名体检人员进行过氧化脂质(LPO)血液流变性和血脂检测,应用电子计算机和医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直线回归分析表明,LPO与全血和血浆粘度无显著相关;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LPO在全血粘度比值中则列为第3受选因子,说明LPO对血浆粘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已证明的血浆中补体蛋白质成分已有20余种。除了经C_1活化的经典途径外,C_3旁路激活途径逐渐被人重视。B因子为补体旁路激活的重要组成部分,B因子测定对于了解补体旁路系统的功能有较大的价值。病毒性肝炎往往导致机体不同程度免疫调节紊乱,但尚未见到B因子测定报告。为此,我们对67例健康成人和15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作了B因子、CH_(50)和C_3测定,以探讨B因子和肝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处理对胸腺激素D活性的影响刘小朋,陈紫榕,张国安,于华生,郑英,施水兰空军福州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福州350002我们曾证明,胸腺因子D(TFD)治疗可使肝癌病人NK活性增强[1],并对热有耐受性[2]。但多高温度能使胸腺激素(TH)NK活性协...  相似文献   
5.
探讨建立胸腺因子D(TFD)/重组白细胞介素2高效诱导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按TFD与rIL-2的不同组合,分组在体外对GIL进行培养,分别用MTT法,4h^51Cr释放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增殖,杀伤活性及rIL-2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TFD与rIL-2共同诱导GIL,与对照组相比,其增殖活性及对自体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应用HFD/rIL-2体外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胸腺因子D(TFD)对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GIL)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取手术切除的人脑胶质瘤组织,分离出10例可供研究的GIL,同时留取相应的自体瘤细胞作巴细胞,探讨了TFD或IL-2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有了些许改善,环境方面的立法逐渐增多,但依然面临环境危机,环境问题严重不可忽视。过去的2013年入冬以来的大范围性雾霾天气再次揭漏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环境问题是因为社会经济活动引起,但是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所以本文采用了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从而导出环境的外部特性,根据形成的原因,结合现有的经济法、环境法的相关理论并参考国外的相关制度,对我国的环境法律等制度的完善改进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8.
青蒿琥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的作用。方法将DHBV 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青蒿琥酯大、中、小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用药前、用药第71、4、21、28天,及停药第7天,取静脉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DHBVDNA含量。治疗前后取肝脏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拉米夫定组于用药后,血清DHBV DNA水平迅速降低,停药后立即反跳。青蒿琥酯大剂量组第21、28天DHBV DNA抑制率与拉米夫定组相似,停药后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小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一定的病毒抑制作用。病理改变各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青蒿琥酯对DHBV DNA的抑制率与拉米夫定相似,维持时间长,安全,但其抗HBV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口服胸腺因子D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因子D(TFD)是由猪胸腺提取的富集多种胸腺激素的免疫调节用。我们用口服TFD法观察对免疫抑制小鼠恢复免疫的作用。小鼠30只,每天每只肌肉注射豪化考的松100μg连续7天上天后分别以口服或肌注TFD每只每天15μg连续3天。停药后3天测定T细胞百分数。氢化考的松组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分别为43.10%±4.81%、1.42±1.02、4.17±1.34和4.60±3.26;口服TFD组分别为:52,3%±7.70%、2.59±1.05、6.15±1,28和6,4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胞生物活性法检测了8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细胞介绍6(IL-6)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IL-6和PDGF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肽(PCⅢ)含量密切相关(r=0.61,r=0.75)。提示IL-6和PDGF活性的变化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有关,在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转变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