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6-O-丙酰基日本杜鹃素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定位合成6-O-丙鱿墓日本杜鹤素a,评价其毒性。方法:以日本杜鸽紊,为原料合成目标物,用小鼠测定LDso。结果:获得目标物并浏得LDso=2.51 mg/kg(可信限2.0~3.19)。结论:日本杜鹤素Ⅱ经6-O-丙跳化后,毒性降低5倍。  相似文献   
2.
中国羊踯躅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国产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的花中分离得到两种有药理活性的成分。经光谱(IR,MS,1HNMR,13CNMR,1H-1H COSY,1H-1H NOESY,13C-1H COSY)等分析证明其中一种为新的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羊踯躅素Ⅲ(rhodomollein Ⅲ)(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地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及临床常用药物与抗生素联用时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静滴或静注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禁忌并就常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中西药物间的配伍禁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柳叶金叶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柳叶金叶子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两种化学成分,经波谱学鉴定和理化常数对照,确证为已知的日本杜鹃素Ⅱ和Ⅲ。  相似文献   
5.
某些杜鹃花科植物毒素的毒性与电子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某些杜鹃花科植物毒素的毒性与电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Fortran语言编制的INDO程序,对杜鹃花科植物毒素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获得相关分子轨道、电荷分布和分子静电势的信息。结论:分析得知,2,3-环氧基团是最重要的负电中心;解释了团花毒素毒性高于毒素Ⅲ、6-O-丙酰基日本杜鹃素Ⅲ高于日本杜鹃素Ⅱ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滥用阿片类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滥用阿片类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刘助国,陆苏南全球性的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问题日趋严重,在我国自90年代以来,吸毒人数几乎呈成倍上升趋势,截止到95年,官方公布的吸毒人员已达52万之多。吸毒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犯罪率升高,人类财富的浪费等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位合成6-O-丙酰基日本杜鹃素Ⅲ,评价其毒性。方法:以日本杜鹃素Ⅲ为原料合成目标物,用小鼠测定LD50。结果:获得目标物并测得LD_(50)=2.51mg/kg(可信限2.0~3.19)。结论:日本杜鹃素Ⅲ经6-O-丙酰化后,毒性降低5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