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瓣膜连枷是超声心动(UCC)术语。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连枷,是由瓣膜上的赘生物或破损瓣膜构成异常回声,在舒张期进入心室流出道,收缩期又返回到动脉腔。二尖瓣或三尖瓣连枷,是由腱索断裂或瓣膜破损,造成瓣膜在收缩期突向心房,舒张期伸向心室。体格检查,受损瓣膜听诊区有返流性杂音。本文报告51例瓣膜连枷,皆符合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 牙周炎,牙周溢脓是常见病,病程长而不易彻底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周脓肿,以至造成早期牙齿脱落。目前对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很多,一般治疗疗效比较缓慢。近来笔者采用碘钙丁复方合剂,作袋内敷药治疗牙周袋溢脓,经治疗43例患者,经1年多临床观察,获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窦瘤又称瓦氏窦瘤,当窦瘤破裂时,病情迅速恶化或死亡。手术是唯一有效的办法,术后效果很好,寿命可同正常人。本病是心血管急症之一,作为心底部产生分流的畸形,发病率居第二位,仅次于动脉导管未闭。青年男性多发,平均年龄31.2岁。所以正确诊断及时  相似文献   
4.
<正> 我门诊发生二次拨牙导致牙根误入上颌窦。均马上去掉齿槽骨,打通上颌窦,用探针勾出腭侧断根,并用生理盐水冲洗上颌窦与创口,明胶海绵填塞刨口,将齿龈缝合。给青毒霉索肌注。五日后病人复诊,创口愈合良好,拆线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讨论上颌前磨牙的根尖与上颌窦底有密切的关系,有时慢性根尖感染将根周骨破坏,以致根尖周组织与上颌窦底有密切的关系,有时慢性根尖感染将根周骨破坏,以致根尖周围组织与上颌窦底的粘膜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血清GFAP、MC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BI及NIHSS: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NIHSS(6. 47±0. 95)分及BI(70. 33±7. 29)分优于对照组(P 0. 05);②GFAP及MCP-1: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GFAP及MC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GFAP(0. 34±0. 06)μg/L及MCP-1(75. 61±9. 62)μg/L低于对照组(P 0. 05);③BDNF及NGF: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BDNF(5. 58±0. 54) ng/ml及NGF(145. 41±4. 11) ng/ml高于对照组(P 0. 05);④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0. 70%)高于对照组(74. 42%)(P 0. 05);⑤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 95%)与对照组(9. 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调节患者血清MCP-1、GFAP、BDNF、NGF水平,提高疾病整体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具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门诊发生二次拨牙导致牙根误入上颌窦。均马上去掉齿槽骨,打通上颌窦,用探针勾出腭侧断根,并用生理盐水冲洗上颌窦与创口,明胶海绵填塞创口,将齿龈缝合。给青毒霉素肌注。五日后病人复诊,创口愈合良好,拆线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讨论上颌前磨牙的根尖与上颌窦底有密切的关系,有时慢性根尖感染将根周骨破坏,以致根尖周组织与上颌窦底有密切的关系,有时慢性根尖感染将根周骨破坏,以致根尖周围组织与上颌窦底的粘膜发  相似文献   
7.
牙周炎,牙周溢脓是常见病,病程长而不易彻底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周脓肿,以至造成早期牙齿脱落。目前对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很多,一般治疗疗效比较缓慢。近来笔者采用碘钙丁复方合剂,作袋内敷药治疗牙周袋溢脓,经治疗43例患者,经1年多临床观察,获得了使袋内脓液巡速消失,局部症状明显改善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