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肩胛上神经阻滞、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痛点注射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行肩胛上神经阻滞、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痛点注射,对照组行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液及臭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和76.32%(P〈0.05)。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痛点注射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细胞黏附分子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现简要介绍近5年来细胞黏附分子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及进展。方法:查询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N-乙酰半胱氨酸+硫唑嘌呤、单用N-乙酰半胱氨酸、抗凝药物等,但均被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所否定,近年出现的新药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延缓疾病进展,但仍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与长期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应用艾塞那肽治疗的120例T2DM患者,根据使用时间分两组:使用时间≤24周(A组,n=58),使用时间>24周(B组,n=62)。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体重、WC、HC、FBG、P2hBG、HbA1C、TG、TC、LDL、HDL、SBP、DBP,并计算BMI、WSR、WHR,均行骨密度检查,测定全身脂肪含量。结果 A、B两组体重、BMI、全身脂肪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WC、WSR、FBG、P2hBG、HbA1C、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LDL、HDL较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不增加胃肠道及低血糖反应发生风险,使体脂重新分布,改善腹型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西咪替丁辅佐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30例,均在采用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扩张药、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病情未能控制的基础上加上加用西咪替丁,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93.33%。胃食管反流是诱发或加剧哮喘的重要因素。有作者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可通过反流的酸性胃液刺激食管粘膜内因炎症而暴露的酸敏感受体,尚可直接刺激上呼吸道迷走神经感受器,使支气管平滑肌紧张度增高。同时提示反流物被吸入肺部又可刺激、损伤气道粘膜,导致气道粘膜化学炎症使气道反应性升高。H2受体拮抗剂类制酸药抗反流治疗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伴胃食管反流哮喘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效果好,且药源充足,使用方便,易于观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56例T2DM患者HbA1c、TC、HDL-C、TG、LDL-C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不同HbA1c水平的T2DM患者血脂代谢情况。结果 HbA1c与TC、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LDL-C关系不明显。结论随HbA1c水平升高,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DL-C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T2DM未合并DR组(DM组)63例、单纯型DR组(SDR组)64例、增殖型DR组(PDR组)45例。结果 SDR组和PDR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hs-CRP与T2DM患者DR相关,hs-CRP可能参与T2DM患者DR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56例T2DM患者HbA1c、TC、HDL-C、TG、LDL-C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不同HbA1c水平的T2DM患者血脂代谢情况。结果 HbA1c与TC、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LDL-C关系不明显。结论随HbA1c水平升高,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DL-C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与长期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应用艾塞那肽治疗的120例T2DM患者,根据使用时间分两组:使用时间≤24周(A组,n=58),使用时间24周(B组,n=62)。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体重、WC、HC、FBG、P2hBG、HbA1C、TG、TC、LDL、HDL、SBP、DBP,并计算BMI、WSR、WHR,均行骨密度检查,测定全身脂肪含量。结果 A、B两组体重、BMI、全身脂肪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WC、WSR、FBG、P2hBG、HbA1C、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LDL、HDL较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不增加胃肠道及低血糖反应发生风险,使体脂重新分布,改善腹型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初诊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方法将747例初诊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25kg/m2、BMI〈25kg/m2分为肥胖组(A组)和非肥胖组(B组),比较两组年龄、HbA1c、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差别;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HbA1c与以上指标的关系。结果 A组HbA1c、DBP、FBG、PBG、HOMA-IR、TG、TC较B组增高(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组HbAlc与BMI、FBG、HOMA-IR、TG正相关,B组HbA1c与TC、PBG呈正相关(P〈0.05)。以HbA1c为因变量、各代谢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组FBG、HOMA-IR进入回归方程(P〈0.01,R2=0.43),B组PBG进入回归方程(P〈0.01,R2=0.29)。结论高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是肥胖T2DM患者HbA1c升高的主要因素,餐后血糖升高是非肥胖T2DM患者HbA1c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