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  相似文献   
5.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我们总结分析11例确诊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肝体积的准确性及对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1)实验研究:MSCT扫描10只猪肝,层厚6.5mm,螺距1.25,重建间距3.2、6.5mm,半自动法重建肝脏三维模型,计算体积.(2)临床研究:对22例肝移植患者的肝脏术前行MSCT检查,重建间距6.5mm,余条件、测量方法同前.结果(1)实验研究:重建间距3.2、6.5mm测量肝体积的准确性分别为(97.5±1.0)%、(97.4±0.8)%,与实际肝体积有显著相关性(均r=0.999,P<0.01).(2)临床研究:术前CT测量肝体积准确性为(99.4±9.8)%,与实际肝体积有显著相关性(r=0.970,P<0.01).两名观察者测量结果间也有显著相关性(r=0.99l,P<0.01).结论MSCT测量肝体积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是肝移植术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鼠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两组中药复方对地纤维化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Cl4模型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大量胶原纤维增生;二参泽术汤预防组肝细胞病变轻微,无纤维形成;二参泽术汤治疗组部分肝细胞脂恋,未见纤维增生,病变模型组显著减轻;丹参桃芎汤预防组、治疗组病变相似,肝细胞脂变严重,形盛大量胶原纤维。提示二地术汤有保护肝细胞、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而丹参桃芎汤的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肝体积的准确度及对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1)实验研究。MSCT扫描 10只猪肝 ,3 2、6 5mm层厚扫描 ,半自动方法重建肝脏三维模型 ,计算体积。 (2 )临床研究。 2 3例肝移植术前MSCT扫描 ,6 5mm层厚 ,方法同前。同一观察者相隔 1个月重复测量。结果  (1)实验研究。测得猪肝实际体积平均为 (1134 1± 2 88 0 )ml,3 2、6 5mm厚测量肝体积为 (112 5 0± 2 82 5 )ml、(110 1 6± 2 77 6 )ml,准确度为 (99 5± 0 8) %、(97 4± 0 8) % ,与实际肝体积比较 ,r值均为 0 999,P <0 0 1。 (2 )临床研究。术后测得实际肝体积平均为 (14 5 5 7±730 0 )ml,术前CT测量 2 3例肝体积平均为 (14 6 2 7± 774 1)ml,准确度 (99 5± 9 6 ) % ,r =0 986 ,P <0 0 1。同一观察者重复测量平均为 (14 4 9 4± 76 8 9)ml,两次测量结果间比较 ,r =0 991,P <0 0 1。结论 MSCT测量肝体积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是肝移植术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大多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异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细胞瘤,多发生在腹膜后中线两旁沿交感神经链分布的区域,常见部位是腹主动脉旁、肾门、肠系膜根部、后纵隔和颈总动脉旁及膀胱壁等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钙化,也可有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等少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