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胎儿畸形的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5392例孕妇的超声存图切面。结果15392例中经产后、引产或尸检证实畸形574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561例,漏诊13例,检出率为97.74%(561/574),漏诊率为2.26%(13/574)。结论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畸形胎儿检测率,减少相应畸形的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陈旧性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陈旧性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表现,陈旧性异位妊娠分为:混合性回声28例,类实性回声8例。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陈旧性宫外孕28例,误诊8例。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陈旧性宫外孕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亦有一定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评估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0例因患儿家属忽视入院即为临床4期,经综合治疗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后死亡作为对比病例(死亡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超声心动图Tei指数,比较观察组与死亡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等指标。结果死亡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等容舒张间期(LV-IRT)及左室等容收缩间期(LV-IC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能够及时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阻止病情进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减低病死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孕早期(11~13+6周)超声筛查胎儿严重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早期(11~13+6周)孕妇2187例(共2200胎),采用常规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测,与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结果及引产或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孕早期产前超声检出异常14例,其中颈部水囊瘤4例,心脏畸形2例(其中单心室1例,左、右心严重不对称伴三尖瓣大量返流1例),露脑畸形2例,脑膜脑膨出1例,无叶全前脑1例,巨膀胱1例,脐膨出1例,足内翻2例(其中1例为误诊,孕中期复查未见异常)。结论孕早期行超声筛查能检出部分严重畸形,早期发现畸形并及时处理能大大减少对孕妇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超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168例经过CT、MRI检查证实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将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疾病患者16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彩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168例患者有134例(79.76%)彩超诊断颈动脉颅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对照组160例有6例诊断出颈动脉颅脉外段存在粥样硬化,2组彩超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总动脉。梗死灶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健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高,为了早期诊断、早期预防,临床上建议使用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筛查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静脉导管(DV)波形与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产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45例及51胎正常胎儿,检测胎儿的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并分析其波形改变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中有18例出现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即DV舒张末期血流(A波)反转或消失。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狭窄患者2例。结论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能够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筛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在瘢痕妊娠(CSP)分型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116例CSP患者,所有患者排尿后对其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比较不同分型患者术前临床资料、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手术方式。结果116例患者病理诊断Ⅰ型29例,Ⅱ型76例,Ⅲ型11例。Ⅲ型患者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0.8±0.7)mm明显小于Ⅰ型的(3.8±1.2)mm和Ⅱ型的(3.4±1.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与Ⅱ型患者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患者停经天数明显长于Ⅰ型和Ⅱ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与Ⅱ型患者停经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型患者剖宫产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96.6%、98.7%、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Ⅲ型患者行手术方式二占比100.00%高于Ⅰ型的10.34%和Ⅱ型的3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患者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诊断不同瘢痕妊娠分型的准确性很高,可指导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陈荔艳  佘玲娜  张伯森 《黑龙江医学》2019,43(12):1512-1513
目的探讨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模式对胎儿原发腭裂、继发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门诊检查发现有唇裂的92例胎儿的超声图像资料,应用二维超声和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模式观察胎儿原发腭与继发腭,并与胎儿出生后或引产后外观情况作对比,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模式诊断胎儿原发腭裂与继发腭裂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的92例唇裂胎儿娩出后唇部外观均与超声诊断符合;原发腭裂诊断中,二维超声和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模式均能正确诊断原发腭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模式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原发腭裂的程度,更方便临床医生给予产妇遗传咨询;继发腭裂的诊断中,14~18周、19~28周、28周以上的胎儿应用二维超声对继发腭裂的诊断率分别为:42.8%、58.2%、33.3%,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模式对继发腭裂的诊断率分别为:57.1%、82.3%、33.3%,孕19~28周之间对继发腭裂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孕期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模式可提高胎儿继发腭裂的诊断率,可以应用该技术对存在腭裂风险的高危胎儿进行成像及后处理分析,有助于确认是否存在继发腭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鼻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科室2017年1月~12月共9562例(包括双胎400例)来某院常规及系统超声检查的中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胎儿鼻骨的发育情况,同时对胎儿鼻骨进行测量,记录鼻骨异常胎儿的其他发育畸形情况,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孕期胎儿鼻骨异常结果及引产或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共检出胎儿鼻骨异常72例,其中包括鼻骨缺失53例,构成比为73.6%;鼻骨短小19例,构成比为26.4%。鼻骨缺失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鼻骨短小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例鼻骨异常胎儿合并多发畸形并引产;24例接受胎儿羊水穿刺检查, 1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其中包括21-三体9例,构成比为81.8%;18-三体1例,构成比为9.1%。13-三体1例,构成比为9.1%。21-三体异常的构成比明显高于18-三体及13-三体的异常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1例显示微缺失、微重复。结论:中孕期正常胎儿鼻骨显示率100%,中孕期筛查胎儿鼻骨,可预测胎儿鼻骨发育情况,有助于提升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