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促进剂对酮洛芬巴布剂体外透皮性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几种常用促进剂对酮洛芬巴布剂体外促渗作用研究,筛选出适合用于酮洛芬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方法:分别制备单独含2%或4%的桉叶油、油酸、薄荷脑、聚乙二醇400、月桂氮芯卓酮、聚山梨醇酯-80的酮洛芬巴布剂贴片,以及4%的桉叶油分别与2%的油酸、薄荷脑、聚乙二醇400合用的酮洛芬巴布剂贴片,采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以离体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屏障,贴敷12h,以渗透速率及12h累积渗透量为指标,探讨促进剂对酮洛芬体外透皮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对照,2%聚山梨醇酯-80、2%月桂氮卓芯酮单独使用不能明显提高酮洛芬的渗透速率(P>0.05),4%聚山梨醇酯-80、4%月桂氮卓芯酮和其他的促进剂都能明显的提高酮洛芬的经皮渗透(P<0.01),对酮洛芬透皮速率提高大小顺序为油酸≥桉叶油>薄荷脑>聚乙二醇400>月桂氮卓芯酮>聚山梨醇酯-80。结论:油酸、桉叶油、薄荷脑、聚乙二醇400均可作为酮洛芬巴布剂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2.
水性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勇  何文  常聪  何杨虎  何平平 《中国药师》2006,9(10):911-913
目的:研究以卡波姆和聚丙烯酸钠作为水性巴布剂基质的最优配方。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配方中卡波姆、聚丙烯酸钠、PVPK30、CMCNa、PVA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L18(37)正交表,以内聚力、剥离强度作为考察指标。结果:配方中各因素对内聚力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卡波姆、CMCNa、PVA,对剥离强度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卡波姆、PVPK30、聚丙烯酸钠。结论:巴布剂基质的最优配方为卡波姆:聚丙烯酸钠:PVPK30∶CMCNa∶PVA=3.0∶4.0∶0.5∶0.2∶0.5。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红花注射液的醇沉工艺。方法应用综合评分法-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醇沉工艺条件。结果红花注射液提取液相对密度1.16(50~60℃),采用90%乙醇,以边搅拌、边喷入的方式加入至含醇量70%,在4℃条件下冷藏静置72 h,总黄酮损失率5.01%,除杂率59.36%。结论新工艺可行,适合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萝藦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研究萝藦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并以标准药材为对照,研究建立萝藦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检测药材中水分、灰分等含量,测定萝藦药材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建立了萝藦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以及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并确定了萝藦药材浸出物含量。结论:完善了萝藦药材质量控制方法,为建立该药材国家标准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肝利胆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栀子苷在239nm处有最大吸收;线性范围0.05448~1.6344μg内,r=0.99999,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三个浓度的供试品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2%,99.77%和99.01%,RSD值分别为1.85%,1.30%和1.6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可以作为清肝利胆颗粒中栀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酮洛芬不同透皮制剂的体外透皮性和释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制备含1%、3%、5%酮洛芬的混合型巴布剂、交联型巴布剂、透皮贴剂,以同浓度的酮洛芬凝胶剂作为对照组,采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考察酮洛芬在不同制剂中的体外透皮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同浓度酮洛芬在不同受试制剂的透皮速率依序为交联型巴布剂>混合型巴布剂>凝胶剂>透皮贴剂;3%酮洛芬在不同贴膏剂中的释放速率依序为混合型巴布剂>交联型巴布剂>透皮贴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GC校正因子应用于细辛中黄樟醚、甲基丁香酚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采用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DB-WAX毛细管柱(250μm×30 m,0.25μm),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30℃,载气氮气,恒压模式,进样量1μL,流速1.0 m L·min~(-1),氢气流速45 m L·min~(-1),空气流速450 m L·min~(-1),尾吹氮气流速35 m L·min~(-1),温度条件(起始温度135℃保持2 min,以5℃·min~(-1)升至160℃保持7 min,再以20℃·min~(-1)升至220℃保持3 min);再通过不同测定及计算方法得多个GC校正因子值;最后经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验证可行性,筛选校正因子值应用于黄樟醚、甲基丁香酚的定量分析。结果:各校正因子值计算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 RSD均3%;黄樟醚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2.96%~121.35%,RSD 3.4%~4.8%,甲基丁香酚为88.80%~112.54%,RSD 2.0%~3.4%;最终获得应用于10批细辛中黄樟醚、甲基丁香酚定量分析。结论:2个GC校正因子值定量分析10批细辛中黄樟醚、甲基丁香酚结果相差不大,多个GC校正因子值的筛选应用有利于提高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肿节风药材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方法:采收相同产地下不同采收期和相同采收期下不同产地的肿节风,称重、阴干,并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肿节风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有显著差异,江西抚州和广西防城港产地8月份时最高,江西赣州产地11月份时最高,8月份次之。结论:三产地的肿节风药材在8月份采收为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肿节风提取工艺,建立肿节风配方颗粒特征图谱标准。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提取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批肿节风配方颗粒,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肿节风提取最佳工艺为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3次,每次1 h。异嗪皮啶转移率可达80%,迷迭香酸转移率可达50%;建立了肿节风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标示出6个共有峰,以峰4为S峰,各峰与其相对保留时间为0.32(峰1)、0.51(峰2)、0.56(峰3)、1.00(峰4)、1.08(峰5)、1.30(峰6)。结论:肿节风提取工艺合理,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特征鉴别肿节风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从陆英中提取三萜酸类成分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了陆英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采用85%乙醇作提取溶媒、提取两次,每次2h,能较好的提取陆英三萜酸类成分;采用三次水沉除杂和0.1%活性炭脱色处理后,陆英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能达到90%以上。结论:该方法能较好提高陆英三菇酸的得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