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食管中上段和部分食管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三切口”手术,胸腔胃置于胸骨后间隙。同时于胃窦部置入肠内营养管,使患者尽早得到肠内营养的方法治疗食管癌患者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的剂量分布。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进行实验模拟,前列腺癌用肿瘤模型代替,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测量前列腺癌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实验表明,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是在不均匀剂量模式下受照,剂量直接与粒子源的数量和几何位置有关。结论125I粒子源表面剂量最高,随着距离增加而剂量迅速下降。粒子源的间距越小瘤内剂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的剂量分布.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 进行实验模拟,前列腺癌用肿瘤模型代替,应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测量前列腺癌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实验表明,125I粒子源治疗前列腺癌是在不均匀剂量模式下受照,剂量直接与粒子源的数量和几何位置有关.结论 125I粒子源表面剂量最高,随着距离增加而剂量迅速下降.粒子源的间距越小瘤内剂量越高.  相似文献   
5.
何培坤  李林 《天津医药》1998,26(6):369-370
切除食管、贲门癌重建消化道,吻合瘘和吻合口狭窄是食管胃吻合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我们自1988年1月至1996年11月,将Haight氏食管端端吻合方法,改进行食管胃吻合,临床实践证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何培坤  李林 《中国肿瘤》2004,13(11):711-711
张熙曾教授主编的<纵隔肿瘤学>一书是我国目前第一本也是惟一一本论述纵隔肿瘤的专著.作者张熙曾教授是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教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曾主持多部胸外科专著的撰写与编纂工作.此书是张熙曾教授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长期科研临床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人工食管在中下段食管癌切除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食管在中下段食管癌切除后的应用田柳堤,林国治,张培英,何培坤基于动物实验,选用哑铃型人工食管,于1984年1月21日首次做为一种食管重建方法用于临床治疗食管癌。1.人工食管制作材料及其结构:人工食管主体材料是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按配方填加补强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实验模型中~(125)I粒籽的剂量分布。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TLD法)和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43报告工作组(AAPM TG-43)推荐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法)对~(125)I粒籽的径向剂量进行了研究,并对TLD法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当~(125)I粒籽活度为37 MBq,粒籽的径向距离分别为0.5、1.0、1.5和2 cm时,用TLD法测得的径向剂量率分别为3.47、0.87、0.38、0.21 cGy/h,理论计算法分别为3.874、0.952、0.394、0.216 cGy/h。结论TLD法和理论计算法有较好的一致性,~(125)I粒籽源的径向剂量率随距离增加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9.
^125I粒子种植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125I粒子对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在胸腔镜探察下,于腋前,后线间做8cm切口,辩明肿瘤情况,与术前TPS方案对照,计算出放置^125I粒子的数目和适当位置。各粒子间距2cm。同样在转移的淋巴结处放置。结果 症状在术后1周均有减轻。2周后胸片、CT检查,平均体积缩小1/4,2例有中心液化,1例于2周后肿瘤阴影基本消失。1例肿瘤体积缩小1/3,心包积液消失。结论 ^125I粒子种植于非小细胞肺癌行近距离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可有近期疗效,是值得进一步应用与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食管贲门癌切除、胃或残胃代食管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胃移置胸腔位置的变化及各种手术原因导致术后胃排空障碍是一种发生率不高但预后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发生率为 0. 53%~1.82%。我院自1980年~1999年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836例。其中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5例,约占同期患者 1. 79%,均治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5~73岁,平均53.4岁。其中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9例,食管中段癌6例。行左后外侧切口,食管-胃弓下吻合术9例。弓上吻合术4例,经左侧开胸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