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心脏的影响. 方法 对7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利培酮治疗,定期行心电图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在治疗的第1个月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用药前稍高,第2、3个月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发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与年龄、药物剂量和心脏原有的功能性变化无关.结论利培酮对心脏影响轻而可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绘画分析与治疗技术应用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舍曲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舍曲林基础上应用绘画分析与治疗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绘画分析与治疗技术应用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良好,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下岗人员焦虑和抑郁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下岗人员的焦虑和抑郁状况。 方法 :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沈阳市铁西区 10 9名下岗人员进行调查 ,量表均值用t检验同我国常模及组间比较。 结果 :男性下岗人员的SAS评分高于国家常模 ,SDS评分较常模低 ;女性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家常模。 结论 :下岗人员多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住院期间合并外科急腹症的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病史、体检资料采集困难,发现晚,误诊率高,并发症多.结论:精神科医生应了解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避免延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保证精神疾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心脏的影响。方法:对7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利培酮治疗,定期行心电图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在治疗的第1个月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用药前稍高.第2、3个月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发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与年龄、药物剂量和心脏原有的功能性变化无关。结论:利培酮对心脏影响轻而可逆。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日本岛津CS-9301PC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测定精芪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法可消除处方中其他成份的干扰,具有斑点单一、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准确等特点,可作为其内在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另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结果显示健康的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以及不同梗死面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对比,研究组患者经血清检测Hcy、hs-CRP、D-D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脑梗死不同梗死面积血清Hcy、hs-CRP、D-D水平对比,大面积梗死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均高于中、小梗死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脑梗死不同梗死程度血清Hcy、hs-CRP、D-D水平对比,重度梗死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均高于轻、中度梗死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Hcy、hs-CR...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物致高血糖症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安宁医院及铁西神经精神病医院目前住院≥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0例进行高血糖症相关因素调查,并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血糖症发生率为11.1%,为普通人群糖尿病2.5%发生率的4倍,年龄大、病程长、糖尿病家族史阳性、服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及联合用药患者高血糖症发生率高。结论:高血糖症的发生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延迟性慢性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如对相关因素加以干预,有助于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高血糖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沈阳市安宁医院目前住院≥8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进行高血糖症相关因素调查,并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血糖症发生率为9.0%,年龄大、病程长、糖尿病家族史阳性及联合用药患者高血糖症发生率高.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血糖症发病率高,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对相关因素加以干预,有助于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高血糖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何俊鹏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30-293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一组联合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研究组),另一组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观察14d。于治疗前、治疗1 d、3 d、7 d、14 d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兴奋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P<0.01),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