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北省农村厕所与粪便处理背景调查及其对策研究湖北省爱卫办李传池,张俊超,余伏安湖北省卫生防疫站熊光鑫,孔林汛,郑有清,翁利胜,汪祖陆,曾秀林厕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改厕粪管是关系到农村移风易俗、国计民生、民族素质的一件大事,它既是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5-HT3RA)相关心脏不良事件(AEs)发生特点,挖掘风险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2004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运用多种检测方法获取风险信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检测出昂丹司琼心脏AEs风险信号28个,帕洛诺司琼5个,多拉司琼4个,格拉司琼0个,包含部分新的AEs,涉及心律失常、心肌疾病、心脏瓣膜疾病和血压异常等类型。校正后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动过缓、室性期外收缩和血压降低是多种药品的风险信号,心脏呼吸骤停是多拉司琼的风险信号。结论 5-HT3RA可能与多种心脏AEs相关,特别是心律失常,有必要开展AEs自动监测,探索真实世界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按照人口分布、经济水平、调查人口不低于本省农业人口的1/300,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20个县(市)、62个乡镇、169个行政村(以下简称村),45058个农户的厕所及粪便处理情况。结果表明,农村户厕有13种类型,以敞口缸式厕所为主,农户有厕率为94.7%,粪便资源利用率为99.2%,新建改建的厕所占25.2%,但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4.9%,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5%。有公厕的村占87.5%,有专人管理的为43.1%,粪便未经处理的占87.5%,卫生合格率为23.4%,卫生达标率为9.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调配临方炮制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必要性.方法对辖区内28所医院(二级综合医院6所,中医专科医院2所,乡镇及私立医院20所)的中药药剂人员78人发放中药调配临方炮制的必要性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中药炮制方法、知识、临床意义及必要性.结果78份问卷回收76份.其中二级综合医院及中医专科医院的中药调配临方炮制规范化管理5所(83.33%),中医专科医院2所(100%),乡镇及私立医院9所(45.0%),其余12所(60%)医院对中药炮制方法、知识、临床意义及必要性知晓率较差,比较分析具有差异性(p<0.05).总必要性知晓率57.14%.结论如今中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中药具有自身毒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等,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对中药调配临方炮制的必要性得到重视,既能提高药物疗效,又可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相关凝血障碍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方法:获取我中心药物不良反应(ADR)数据库中抗菌药物相关凝血障碍的自发报告,对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发生及持续时间、治疗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类型凝血障碍进行亚组分析;探究ADR涉及药品并挖掘风险信号。结果:患病人群以男性(69.84%)、60岁以上老年人(76.98%)为主,绝大多数(95.52%)凝血障碍发生在用药后15d内,且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4d(95.48%),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χ2=46.207,P<0.01);5类13种抗菌药物与凝血障碍有关,头孢哌酮、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相关ADR例数最多、风险信号最强,且涉及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2类ADR;绝大多数(85%)凝血障碍在停药或/和对症治疗后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涉及凝血障碍的抗菌药物种类繁多,对兼有致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风险的品种应重点开展出血风险监测;临床用药期间应加强凝血指标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同时有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时,应及时调整抗菌方案并针对性治疗,谨防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和特点,挖掘相关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8年1月—2022年10月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自发报告,对患者一般情况、累及系统/器官、涉及ADR名称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法、综合标准法、信息成分法挖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的风险信号。结果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报告共2 642份,其中严重的ADR 410例(15.52%);主要涉及5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品∶种,按构成比降次排序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51.28%)、美罗培南(32.13%)、比阿培南(8.10%)、厄他培南(7.68%)、帕尼培南倍他米隆(0.79%)。患者男女比例为1.74> 60岁最多(59.69%);14个“药品-ADR名称”组合在4种数据挖掘方法中均生成阳性信号,其中美罗培南相关信号最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厄他培南在神经系统疾病ADR中报告数较多。结论 风险信号挖掘结果与已知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ADR信息基本一致。临床在使用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了解药物导致的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挖掘药源性癫痫发作的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1年6月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致病药物分布。结果:863例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中,男406例(47.05%),女457例(52.95%),平均年龄(54.94±21.85)岁;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27.35%)、头晕(22.25%)、肌肉不自主收缩(11.70%)、头痛(9.04%)、意识障碍(4.75%)为主;致病药物排名前3位分别是抗感染药物(34.88%)、神经系统药物(20.05%)、抗肿瘤药物(10.89%);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左氧氟沙星检测出癫痫发作阳性风险信号。结论:药物相关的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涉及药物分布较广,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占比最高,临床应警惕药物在高龄患者中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8.
在对市场食品流通领域、经营渠道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食品的自身特点、性质和生产经营方式、规模,提出了既利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义务,保障正常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又便于卫生监督机构对食品索证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临床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中构建药物相关肌肉不良反应(DAMAR)监测模块,为DAMAR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智能挖掘工具。方法:依据相关文献和病例资料,建立DAMAR自动监测报警规则,结合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决策树模型,确定最佳模块设置条件;对住院患者进行监测,验证模块并获得DAMAR发生情况。结果: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报警规则涉及7个关键词、实验室检验指标和患者手术时间信息等;模块最佳设置条件下阳性预测值由15.31%提升至55.65%,召回率保持100.00%。用于5441例住院患者DAMAR监测,获得阳性患者64例,发生率为1.18%,属于常见药品不良反应(ADR);其中横纹肌溶解严重不良反应患者5例,发生率为0.092%,属于罕见ADR。结论:本研究构建的DAMAR自动监测模块将相关患者手术信息纳入决策树的判断依据,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快速地获取住院人群中的目标病例,为今后开展单药/多药/全药大样本住院患者中DAMAR的真实世界监测与评估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了解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取2008年1月~2021年6月我中心ADR数据库中涉及三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氟胞嘧啶、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的所有ADR自发报告,对患者一般情况、怀疑药品、累及系统/器官、ADR临床表现、ADR诱导时间、关联性评价及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 736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老年患者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其中严重ADR报告340例;出现ADR频次最多的为三唑类抗真菌药,以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为主;ADR诱导时间多在用药后1周内,涉及到18个系统/器官,其中以肝胆系统损害、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多见。1 736例报告中,严重ADR报告涉及414例次临床表现、91个ADR名称,以肝功能异常、低血钾、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较为多见。其中,三唑类抗真菌药相关的229例严重ADR报告涉及的277例次ADR临床表现中,以肝肾损伤多见。结论:应重视抗真菌药物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并对其重点品种及相关ADR开展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