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粒是吸收脑脊液到静脉窦的一种结构,一般情况下对颅骨的压迹在X线平片上较难发现,少数可见小面积压迹,直径约在05~10cm以内,但引起直径大于30cm的颅骨压迹实为少见,临床上极易误诊,笔者遇到2例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性,21岁,主诉头顶部一无痛性包块2年。查体:颅骨额顶面见一直径约36cm包块,质硬,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X线表现:头颅正侧位显示额顶部见颅骨内外板向外隆突,相应板障变薄,内板见光滑弧凹形压迹,直径约37cm,骨质未见增生破坏,X线诊断:蛛网膜粒压迹,必要时进一步检查确诊,MRI冠状面,矢状面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U在输尿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60例输尿管梗阻患者CTU图像,确定其梗阻原因并与术后病理及临床诊断比较。结果引起梗阻UPJO5例,结石45例,结核3例,肿瘤3例,输尿管囊肿1例,炎性狭窄2例,医源性狭窄1例,其中一例术前诊断为炎性狭窄,术后病理为肿瘤。结论CTU对于输尿管狭窄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以评估肾脏分泌功能,能为临床提供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氨甲喋呤(MTX)灌注、栓塞,术后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35例成功34例,成功率为97.1%,其中输卵管妊娠32例,成功31例,失败1例,总有效率96.8%;宫颈妊娠2例,宫角妊娠1例,均成功。结论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微创、安全、可重复,疗效高,再孕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6例胸部结节病的CT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及他院病理证实的6例胸部结节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6例均有纵膈淋巴结肿大,1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内改变,4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对称性肿大3例),1例仅合并有肺内改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在CT上有较特征性的改变,对临床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伍忠根  刘培文  刘晖  曾宪晶  袁金华  祝美珍 《江苏医药》2021,47(2):109-113,封2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葛根素组.I-R组和葛根素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梗阻法造模,缺血2h后予再灌注;葛根素组在造模前3d及造模后予肌肉注射葛根素注射液30 mg/kg.再灌注3、6、12和24 h时对各组大鼠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查和神经元细胞HE染色,ELISA法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再灌注24 h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另取6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空白组).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I-R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扩散峰度值(MK)、TNF-α、IL-6、IL-8水平和JAK1、JAK3、STAT1、STA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平均扩散系数(MD)降低(P<0.05).与I-R组比较,各时间点葛根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MK、TNF-α、IL-6、IL-8水平和JAK1、JAK3,STAT1、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I-R组各时间点神经元细胞坏死和凋亡明显增多,葛根素组神经元细胞病理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葛根素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减轻下游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2月有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MR检查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总结不同乳腺疾病的MRI特征及在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良性36例,恶性24例,诊断良性34例.恶性23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95%。结论综合MR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产妇PRES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围手术期产妇PRE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平扫,2例接受MRI增强扫描,2例行MRA及MRV扫描,4例行MRI平扫复查.结果 6例患者均有子痫前期/子痫期症状,急性起病.MRI呈长或等T1信号长T2信号,T2Flair序列呈更高信号,DWI序列呈等信号,未见强化,血管未见异常.病灶主要累及大脑半球后部白质,多呈对称性分布,脑皮质、基底节等部位也可累及.4例复查MRI平扫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MRI的T2Flair和DWI序列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扫描序列,双侧顶枕叶白质对称性受累是PRES的典型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去枕仰卧位与前屈位、平卧中性自然位在颈椎病变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所有220例受试者使用1.5 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颈椎前屈位、平卧中性自然位与去枕仰卧位的成像进行分析,比较三种体位下颈椎间盘、椎管与椎序列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成像情况与成像满意度。结果220例受试者中,进行颈椎前屈位磁共振检查的患者60例,平卧中性自然位的患者75例,去枕仰卧位的患者85例;比较去枕仰卧位与前屈位、平卧中性自然位的应用效果,发现去枕仰卧位在颈椎病变磁共振的检查中成像效果比对比组的清晰,显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0.24%。而患者对磁共振时的体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1.772%。结论去枕仰卧位更适合于颈椎病变患者的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期对 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的病人在小 C臂数字减影 X光机监视下行吻合口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 62岁。因吞咽困难三月,诊断为食管中段癌于 2000年 10月上旬在外科行食管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半流质饮食均无法通过,一直靠静脉输液维持生命。于 2000年 11月 23日来我科行食管吞钡透视检查,见钡剂至食管支气管间段处受阻,上段明显扩张,大量钡剂返流入气管支气管内,受阻食管狭窄段宽约 1 mm,长约 1. 5 cm,呈细线状间断性流入胸腔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