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刚  黄琛  陆文熊  任申霁 《医药导报》2005,24(3):0245-0246
目的 了解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将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和耐药性鉴定,同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64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共分离出195个菌株(每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不统计重复菌株),阳性检出率为739%。检出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G+)共166株,占851%;革兰阴性菌(G-)共26株,占135%;真菌3株,占14%。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提示G+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等敏感,G 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等敏感。结论该地区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以G+为主,致病菌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5725例患者的分泌物、前列腺液、羊水等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年来共检测5725例标本,检出支原体2315株(不包括重复株),阳性检出率达40.4%,其中男性检出960株,构成比为41.5%,女性检出1355株,构成比为58.5%。2315株支原体中,解脲脲原体感染1858株,占总数的80.3%,人型支原体感染77例,只占3.3%,混合型感染占380例,占16.4%。药敏结果显示,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对支原体均有很强的抗药活性。耐药率分别为0.37%、0.73%和1.29%。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0.33%、33.7%、32.4%和22.4%。支原体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增高,其耐药率分别是68.1%和51.8%。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逐年上升。支原体耐药率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增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是目前治疗支原体感染理想药物。监测支原体感染及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降低抗菌药物耐药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利奈唑胺等11种抗菌药物对1418株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仪,对1418株葡萄球菌进行菌株鉴定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在11种抗菌药物检测中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药活性最强。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4.3%,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89.5%,对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8.29%和43.9%。对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该实验未发现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泛耐药葡萄球菌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增加明显,应引起重视。利奈唑胺是新一代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对MRS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是治疗MRS感染,特别是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感染患者的最佳药物。临床上应合理应用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菌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肠球菌在临床分布状况及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肠球菌用VITEK微生物自动鉴定仪进行种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VET5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年共检出706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432株占肠球菌61.2%,屎肠球菌241株占34.1%,鹑鸡肠球菌33株占4.7%。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青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8%、22.2%、71.0%、16.7%和23.8%,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除四环素外均高于粪肠球菌。本组试验发现3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率为0.43%,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结论肠球菌属细菌在医院内感染逐年增加,耐药率在不断上升,泛耐株在不断增多,本组试验检出3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未发现耐利奈唑胺肠球菌,利奈唑胺是目前治疗泛耐株肠球菌特别是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最佳选择,但必须合理使用,同时要密切监测肠球菌的耐药趋势,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作者从患者的脓液及血液标本中检出1株国内少见的紫色色杆菌,现报道如下。1患者资料患者,男性,38岁,8月18日因右臂外伤引起脓肿伴高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