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发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期减少或避免SADR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2-2019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发生SADR的患者189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和S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计算构成比和累计构成比,绘制帕累托图.结果 189例患者中,男82例(...  相似文献   
2.
刘荣  任常谕  干小红  赵玉林 《中国药业》2021,(2):96-96,I0001-I000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儿童防治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查阅我国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公布推荐用于防治COVID-19的方案,对涉及儿童用药按照西药、中药、中成药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共得到防治方案13份,包括西药方案5份,中医药方案9份;涉及西药4种,各期中药方剂32个,中成药40个,中药144味;高频次使用中药22味,聚类分析得4类常用中药组合。结论儿童作为COVID-19特殊易感群体,防治有别于成人,其防治西药种类较少,且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评价,防治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剂量和疗程。中药防治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治,个体化精准用药,以最大限度确保儿童COVID-19防治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处方政策下慢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收集长期就诊医院近6个月的慢病患者用药方案500份,从不同慢病分类对用药方案中药物储存条件、服药时间及药物间潜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用药安全风险,形成个体化用药指导单。结果制订慢病患者个体化用药指导单和用药时间轴,可有效降低慢病患者不正确的药品储存方式、服药时间及服药方式导致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为慢病患者制订个体化用药指导单和用药时间轴,并提供合理的生活饮食建议,是慢病患者药学服务的一种延续,对于保障长处方政策下慢病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塞瑞替尼上市后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4年第2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塞瑞替尼的不良反应(ADR)进行信号挖掘,收集主要累及系统ADR报告相关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日剂量、用药疗程,利用SPSS 26.0软件对主要累及系统组的ADR例次与其他系统组进行χ^2检验。结果:共收集到塞瑞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报告10318份,挖掘出塞瑞替尼ADR信号236个;排除无效信号后,最终得到ADR信号187个,涉及16个系统。所得信号除药品说明书上提及的外,还包括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感染和传染性疾病等,如手-足-生殖器综合征、间变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等。胃肠系统ADR报告最多(576份)。与其他系统ADR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日剂量、用药疗程对胃肠系统ADR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使用塞瑞替尼后发生胃肠系统ADR的患者多为女性(59.9%)、年龄45岁及以上(70.3%)、体质量≤65 kg(68.1%)、日剂量451~750 mg/d(50.2%)、用药时长3个月以内(75.7%)。结论:45岁以上、体质量低于65 kg的女性患者使用塞瑞替尼后发生胃肠系统ADR的风险较高;此类ADR的发生还与日剂量有关且大多发生在3个月内,临床使用时应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5.
任常谕  童荣生  李晋奇 《中国药房》2013,(43):4121-4123
目的:研究剂量对莪术功效发挥的影响,揭示莪术在复方中发挥各功效时的常用剂量。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主要数据来源,收集合莪术的内服方剂274首,用Excel建立数据表,采用归类分析方法,以功效为纲归类统计出与莪术发挥特定功效时莪术的用药剂量范围,单因素考察剂量对莪术功效的影响。结果:莪术的功效可归纳为破血、行气、消积和止痛。其发挥破血功效时在煎剂中的用量多为中剂量,约为3~12g;发挥行气功效时在丸剂中的用量约为15~30g;用于消积作用时在丸剂中宜用中等偏大剂量,约为15~45g;发挥止痛功效时在散剂中的用量约为15~30g。结论:莪术的功效发挥与剂量有密切关系,但与剂量的大小并不成正比,用量应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临床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查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12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简称《诊疗方案》,含第五版修正版和第八版修订版),将收录药物按西药、中药、中成药分类,参考各药的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用药指南及文献,整理各版收录药物相关信息(涉及药物收录及变更、用法用量、适应证等),梳理用药安全风险点。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的不同,历版《诊疗方案》推荐治疗药物中,西药有10种,中药饮片包括成人75种和儿童21种(有交集),中成药包括成人18种(口服药10种,注射液8种)和儿童2种(有交集),分别梳理出多个用药安全风险点。结论 可按最新版《诊疗方案》及参照梳理的安全风险点使用相应药物,确保相关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