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筋膜、肌肉、肌腱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多为风寒湿邪、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临床较为常见.起病急,臀部疼痛,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和工作.自2001年2月~2005年8月,我们用推拿加超短波治疗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任国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85-1685
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来,我院老干病房132例住院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溃疡部位、大小。合并癌等,了解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3.
沁源县1858名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胚胎性球蛋白,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AFP在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本研究对其变化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任国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87-148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慢性CHF患者在常规应用利尿剂、强心甙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加用倍他乐克与氯沙坦口服联合治疗;倍他乐克首剂3.125mg。每日2次,如心功能无恶化,每周剂量翻倍.目标量25mg。每日2次,(部分病例12.5mg。每日2次),使心率在安静状态下〉55次,分。氯沙坦12.5mg每日1次,如血压稳定.每周剂量翻倍。目标量50mg。每日1次。根据血压调整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结果:总有效率91%。并发头晕3例,全身困倦无力4例,继续服药症状逐渐消失。倍他乐克剂量增加过程中心功能恶化2例,经减少服用剂量后心功能持续改善,血压恢复正常,1例并发咳嗽,停氯沙坦后咳嗽消失。结论:倍他乐克与氯沙坦联合治疗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血清Ferritin,β2-MG的变化,我们测定了35例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老人的Ferritin,β2-MG的水平,结果发现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老人,后者又高于青壮年组,动态观察了部分病例,其治疗前后变化明显,提示Ferritin,β2-MG与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青年人(<40岁)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采用抗戚蓝蛋白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抗体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32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47例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和38例健康年轻自愿者血清中Nε-羧甲基赖氨酸含量.结果发现,年轻对照组中有5例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含量>0.1 mg/L,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组有14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组Nε-羧甲基赖氨酸水平较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增加 (P<0.001),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机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产生增多部分参与了青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主要累及骨骼肌系统的遗传性单基因疾病 ,其临床表现复杂 ,病情轻重悬殊 ,遗传方式多样。除受累骨骼肌萎缩及肌力下降外 ,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心电图常有异常 ,如心肌肥大、R波增高 ,Q波加深 ,但合并房室旁路者罕见。现将我院遇到家族多发性肌营养不良性心肌病并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1例简要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历 患者 ,男性 ,16岁 ,汉族 ,于 2岁时发现双下肢行走不便 ,逐渐加重 ,15岁时双下肢完全不能行走。家族中 ,外婆、外公、舅舅及阿姨皆有类似病史 ,均已病故 ,兄弟 3人 ,大弟 13岁正常 ,小弟11…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性综合征,肺栓塞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率约20%,11%在发病后1h以内病死,能得到正确治疗者不及30%,治疗比不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低5-6倍,说明治疗的重要性。急性肺栓塞患者如未在短时间内病死,80%的患者其栓子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病情改善。基层医院由于医疗设备条件的限制.如何充分运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及时对肺栓塞作出明确诊断与治疗,对挽救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病例] 女,30岁.因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1周入院.曾自服抗感染药物,药名及剂量不详.查体:体温38.2℃,脉搏84/min,血压120/74 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