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把80例患者随机平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吲达帕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脉络宁注射液,对照组予吲达帕胺,疗程2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M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加用脉络宁注射液后6-酮-前列腺素F1a、一氧化氮(NO)比治疗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Hs一CRP、MA略有降低,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MA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能显著升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酮-前列腺素F1a、一氧化氮(NO),降低MA、hs-CRP,从而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3.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与多因素有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受伤内皮功能失调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新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中医辨证,使用调脉降压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观察对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α)、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MA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组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脉降压方,对照组予西医常规降压,疗程4周。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F1α、NO治疗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加用调脉降压方后治疗组比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Hs一CRP、MAU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显著减少MAU的排出,降低血清hs-CRP,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调脉降压方能显著升高F1a、NO,降低MAU、hs-CRP,对血压无明显影响,该制剂疗效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及中医症候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淮北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LDL-C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治疗1周末比较,观察组治疗2周末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LDL-C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中医症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6.3%)高于对照组(68.6%,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改善情况总有效率(88.2%)优于对照组(70.6%,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的LDL-C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心绞痛发作,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与多因素有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受伤内皮功能失调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把8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芪强心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T-pro BNP、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加用参芪强心胶囊后临床症状、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芪强心胶囊治疗心衰能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疗效并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提高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