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历史了,目前部分市、县级基层医院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患者术前准备、起搏模式选择及术中操作存在不足,术后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吸收经验教训,提高起搏器植入技能,现对我院3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管理航海人员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方法,以提高其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39人,随机分为两组:密切随访组(A组,n=120)密切随访两年,填写后续调查问卷,进行具体用药和生活方式指导;一般随访组(B组,n=119)不进行用药和生活方式指导.观察基线、12个月和24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等.结果:A组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在12个月(P<0.05)和24个月(P<0.01)时均明显高于B组;A组血压均值及主要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密切随访及用药和生活方式指导,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心泰胶囊治疗气虚血瘀或兼肾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1例口服正心泰胶囊,对照组103例口服冠心丸,服药28天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 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7%,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心泰胶囊治疗气虚血瘀或兼肾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1.病例摘要患者刘某,男,62岁,因突发持续性胸痛3h于 2004年9月17日入院(安徽省红十字朝阳医院)。疼痛位于心前区及后背部,呈撕裂样,伴胸闷和大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行正规治疗,平时不监测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PCSK9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 Trails.gov,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2年5月。筛选并纳入PCSK9抑制剂治疗ASCV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应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符合标准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4 472例患者。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SK9抑制剂可降低ASCV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49.26%(95% CI:-54.00~-44.52,P<0.01),并显著降低了其他5项血脂水平;PCSK9抑制剂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百分比(percent atheroma volume,PAV)降低1.1%(95%CI:-1.48~-0.73,P<0.01),最小纤维帽厚度(fibrous cap thickness,FCT)增加31.32%(95%CI:15.82~-46.82,P<0.01);PCSK9抑制剂并没有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RR=0.97,95%CI0.86~1.10,P>0.05),但可降低心肌梗死风险(RR=0.73,95%CI:0.65~0.81,P<0.01)和卒中风险(RR=0.78,95%CI:0.68~0.90,P<0.01)。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PCSK9抑制剂组与对照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SAEs)发生率相似(RR=0.97,95%CI:0.95~1.00,P>0.05); 注射部位反应,PCSK9抑制剂组较对照组发生率高(RR=1.57,95%CI:1.40~1.76,P<0.01)。而肌痛、神经认知反应、新发糖尿病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K9抑制剂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发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亓树莹  刘伟 《临床荟萃》1998,13(20):932-934
众所周知,预激综合征(WPW)患者心电图之预激波有时酷似坏死性Q波,有时则可将真正的坏死Q波掩盖,加之继发性ST-T改变可掩盖缺血性ST-T改变.如欲确定其是否伴发心肌梗塞(MI)有时颇为困难.本研究目的就是观察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消除预激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可否用于鉴别WPW是否伴发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7.
亓树莹  刘伟 《高血压杂志》1998,6(3):198-20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67例)按常规方法治疗;苯那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所有病人均于就诊或入院后24小时内和治疗8周后各进行一次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结果两组忠者HRV均较正常人低(P<0.01)。治疗8周后苯那普利组HRV各参数均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除rMSSD升高外,其余参数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心力衰竭患者HRV明显降低,苯那普利可明显升高心衰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起搏器安装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有指征的44例患者进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然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43例完成手术,1例失败,成功率97.73%。所有患者均采用锁骨下静脉入路。全部病例均未发生囊袋或电极导线感染及气胸或血气胸、误穿锁骨下动脉等严重并发症,仅3例(6.98%)出现轻微血肿,电极移位2例(4.65%),频发室性早搏4例(9.3%),局部肌颤1例(2.33%),起搏器综合征5例(11.63%),由阵发性心房颤动(AF)转为持续性AF(均采用VVI起搏)4例。结论:只要认真处理术前、术中及术后各个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可作为起搏器植入的首选入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尽可能采用生理性起搏;对于心脏扩大的患者采用螺旋电极进行室间隔上部起搏亦是比较理想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饮食疗法降低血胆固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响,90例有心绞痛或陈旧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冠脉造影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接受随机、对照、终点双盲研究。其中一组饮食疗法加消胆胺治疗,以确定较大幅度降低血胆固醇浓度的疗效。病例全为男性,  相似文献   
10.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升主动脉夹层破裂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67岁,主因突发晕厥1天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天下午与他人打麻将时,突发晕厥,小便失禁,10分钟后神志恢复,伴胸闷、出汗,无肢体感觉及活动障碍,无胸痛、咯血,无腹痛。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85/50mm Hg(1mm Hg=0.133kPa)口唇略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检查未见异常,心音低钝、遥远,心率86次/min,律齐,无杂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