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雪征 《河北医药》2014,(19):3004-3006
目的:探讨骨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至2012年收集骨折患者712例,开展病原学检查和K-B药敏试验。结果骨折患者中发生感染者116例,感染率为16.29%。感染的革兰阴性菌(57.75%)以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为主,革兰阳性菌(40.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均耐药率高。结论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较多,准确的病原学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能够有效降低骨折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聚酸酐材料具有表面溶蚀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释药速率可调性,为人体药物缓释材料,但关于聚癸二酸酐缓释系统的应用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对兔股骨骨髓炎感染模型的预防作用。 方法:按Norden法将30只兔制作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兔模型,分别用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和加替沙星进行干预,并与模型组作对照,共分3组,每组10只,观察建模后兔一般情况、解剖学观察、X射线片表现、骨培养及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建模后8周,模型组兔建模后,食欲差,皮毛不光滑,体质量减轻,3只兔于3周内死亡,其他7只X射线片上骨膜反应较重,可见小块死骨形成,解剖学检查均可见脓肿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均可见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组建模后体质量减轻,2只兔于建模后3周内死亡,解剖学检查可见有4只动物有脓肿形成,X射线片上可见8只动物骨膜反应较轻,未见死骨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6只兔有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治疗组兔一般情况好,解剖学检查未见异常,X射线片检查、骨培养和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均未见骨髓炎表现。结果证实,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预防股骨骨髓炎感染效果较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RA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口服甲氨蝶呤片(MTX),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艾拉莫德,2组连续治疗6个月,并进行综合综合干预。采集2组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使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液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COX-2)、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电子发光免疫法检测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ELISA法检测25羟维生素D[25(OH)D];依照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8、COX-2及M-CSF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TPⅠNP、N-MID、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MTX联合艾拉莫德可起到协同抵抗RA患者炎症反应,更好的发挥骨形成作用和拮抗骨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系统化护理方案对胸腰椎骨折脱位RF钉内固定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1-10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38例,本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制定系统的护理计划,观察系统的护理方案对胸腰椎骨折RF固定术后患者的影响。结果:38例RF钉固定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3级恢复,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合理的护理方案,可减少胸腰椎骨折RF固定术后患者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起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施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护理,为患者术后护理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2-06~2013-06间收治的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并于术后对本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术后康复护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肌肉静力性收缩及拄双拐不负重下地活动,逐渐过渡到部分负重至全部负重活动,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对26例经皮多根斯氏针固定患者随访8~12个月,本组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前护理指导和术后的康复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142例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12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24.9±3.2)d,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时间(20.2±2.7),P0.05;术后12月对照组Harris评分为(87.3±4.2),观察组评分(90.2±3.2),两组比较(t=1.97,P=0.02)。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3.2%(52/71),观察组优良率87.3%(62/71),两组比较(X2=4.45,P=0.03)。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质的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聚酸酐材料具有表面溶蚀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释药速率可调性,为人体药物缓释材料,但关于聚癸二酸酐缓释系统的应用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对兔股骨骨髓炎感染模型的预防作用。 方法:按 Norden法将30只兔制作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兔模型,分别用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和加替沙星进行干预,并与模型组作对照,共分3组,每组10只,观察建模后兔一般情况、解剖学观察、X射线片表现、骨培养及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建模后8周,模型组兔建模后,食欲差,皮毛不光滑,体质量减轻,3只兔于3周内死亡,其他7只X射线片上骨膜反应较重,可见小块死骨形成,解剖学检查均可见脓肿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均可见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组建模后体质量减轻,2只兔于建模后3周内死亡,解剖学检查可见有4只动物有脓肿形成,X射线片上可见8只动物骨膜反应较轻,未见死骨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6只兔有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治疗组兔一般情况好,解剖学检查未见异常,X射线片检查、骨培养和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均未见骨髓炎表现。结果证实,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预防股骨骨髓炎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142例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12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24.9±3.2)d,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时间(20.2±2.7),P<0.05;术后12月对照组Harris评分为(87.3±4.2),观察组评分(90.2±3.2),两组比较(t=1.97,P=0.02)。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3.2%(52/71),观察组优良率87.3%(62/71),两组比较(X2=4.45,P=0.03)。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质的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