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纳洛酮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纳络酮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功功能缺失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与评估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发病〈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溶栓条件并家属签字同意后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在入出院时进行NIHSS评定及90 d后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定临床预后及独立生活能力。结果溶栓前平均NIHSS为(14±5)分,溶栓后24 h平均NIHSS为(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IHSS应用于溶栓中可预测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栓塞患者采用中医学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脑栓塞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B组,每组28例。给予A组患者单纯的西医治疗,给予B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B组患者分值低于A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进行全面观察,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经相关检查后,也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状况。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脑栓塞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左旋多巴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疗程14天;评定两组患者的UPDRS得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后,实验组UPDRS评分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UPDRS评分下降不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患者应用左旋多巴联合硫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第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疗效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个和第6个月,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心、肝、肾等器官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疗效好,能够有效的延迟肌萎缩侧索硬化病情进展,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急性单发性肿块形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有时候不容易与周围性肺癌鉴别.我们收集了30例1997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单发性肿块形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赣州市立医院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7),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依达拉奉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50)。对照组接受马来酸桂哌齐特240mg静脉滴注治疗,为期15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奥拉西坦4g静脉滴注治疗,为期10d,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35例,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奥拉西坦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老年脑梗死临床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脑代谢能力和脑组织微循环状态,延长血管的扩张时间,改进脑血管强度,保护脑细胞,增强脑细胞的抗缺氧缺血能力。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以"进行性双上肢乏力2 a"为主诉入院.2 a前患者出现左上肢乏力、活动失自如,不能端碗、系纽扣,后渐感右手乏力,不能持筷、不能以双手支撑起身体,伴有畏寒、畏风,语音降低并咀嚼无力,偶有饮水呛咳、肌肉痉挛,间断咳嗽,以干咳为主,少量白色稀薄痰,坐位1~2 h心前区有压迫感,抬头无力,平卧位可缓解,双侧肩胛区麻木,视物清楚,无耳鸣、听力下降,无吞咽困难,无咯血.曾在外院治疗,症状无好转.病程中精神、食欲、睡眠好,体质量无明显减轻,大小便正常.自诉性功能良好,但因担心劳累而较少性生活.3岁时患"脊髓灰质炎",后双下肢肌肉逐渐萎缩,出现右下肢外展畸形,长期以双手撑地行走;有高血压病史3 a,血压最高140/100mm Hg(1mm Hg=0.133 kPa),尼群地平20 mg口服,1次/d,血压维持在130/80 mm Hg左右;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