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原则、手术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以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1995~2010年间收治的2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8例均为术中探查时确诊,治愈23例,死亡5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充分的十二指肠引流。  相似文献   
2.
胆囊息肉样病变系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随着B型超声等显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胆囊壁息肉病变并非罕见.本文就该病例的命名、分类、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意见等问题讨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环池影像学改变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扫描,根据环池改变程度分型分为A组(14例)、B组(25例)、C组(31例)、D组(10例),分别为Ⅰ、Ⅱ、Ⅲ、Ⅳ型。比较环池的受压程度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 A、B、C、D组死亡率依次升高,分别为0.00%、23.81%、53.85%、86.67%,四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环池无明显受压情况,无闭塞患者中,14例预后良好,3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无植物生存与死亡患者。21环池变窄、轻度受压,环池宽度为1-2mm患者中,12例预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各1例,死亡5例。26例环池中度受压,宽度1mm患者中,7例预后良好,1例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各2例,14例死亡。15例环池重度受压,完全闭塞患者中,预后良好、植物生存各1例,13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环池的受压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环池受压程度,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短期再手术患者的原因、预防及手术时机、手术原则、手术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199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腹部手术后短期再次手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后短期再手术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组22例治愈,死亡8例。主要死因为再手术后严重感染、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掌握外科基本功、遵循外科基本原则、剖腹手术时坚持全面探查、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首次腹部手术质量,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如果腹部手术后出现急腹症要及时掌握再手术时机提高再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万振海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14-34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方法: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强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和对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有效地预防了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结论: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有停经或停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的表现;超声检查确诊8例,2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1例患者中7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2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2例患者出血量>2000 m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切除子宫.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剖宫产史及超声检查可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甲氨蝶呤可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复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为制定诊断治疗提供临床理论支持.方法:对199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大肠癌280例(其中大肠重复癌6例,三重复癌3例,二重复3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对大肠重复癌的处理应持积极态度,凡身体条件许可,无远处转移,肿瘤尚活动时,均应争取手术探查.结论:大肠重复癌发展缓慢,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部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探讨提高腹部损伤的抢救和治疗的方法及措施.方法:对120例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86例,非手术治疗34例,治愈95例,治愈率为79.1%,死亡10例,死亡率为8.3%.结论:早期诊断和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以及果断剖腹探查是提高腹部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